原创 中方表态刚落地,俄高层连夜下指令,对华天然气价格直接腰斩
创始人
2025-11-21 03:31:46
0

一船液化天然气便宜1600万美元,亚洲基准价打六折,俄罗斯正通过大幅降价向中国抛售天然气,背后是俄能源经济的深深无奈。

“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项目的液化天然气售价下调三至四成,中国买家以比亚洲基准价低3至4美元的价格购入。这是自今年8月以来,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巨头诺瓦泰克公司向中国抛售受制裁货物的场景。

与此同时,克里姆林宫内,俄高层正连夜商讨对华能源合作新策略。十月底,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紧急访华,重点推动中俄能源“采购折扣新模式”,旨在说服中国增加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量。

中俄之间的天然气博弈,正因西方制裁的加剧而悄然改变着格局。

价格腰斩,俄罗斯能源出口的艰难抉择

俄罗斯对华天然气价格确实出现了大幅下降。根据俄媒披露的数据,2025年俄对华天然气价格低至每千立方米247.3美元,比同期对欧洲售价低39%。如此价差,在俄能源贸易史上实属罕见。

大幅降价让中国买家获得了实实在在的优惠。单船液化天然气价格从市场价的4400万美元降至2800万至3200万美元,每船货比市场价少卖一千多万美元。前三个月交付的14船货,俄罗斯账面就少赚了快两亿美元。

俄罗斯的折扣策略有其明确的计算。经济发展部资料显示,到2026年,俄方计划将进一步降低中国天然气价格至每千立方米241.8美元。这一连续降价的趋势,反映出俄罗斯急需稳定对华能源出口的迫切心态。

降价背后是俄罗斯能源经济的现实困境。2024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净亏损达1.076万亿卢布,被迫裁员并削减开支。曾经占据俄气出口七成以上的欧洲市场,在2023年采购量暴跌约90%,从每年的1500-1700亿立方米骤降至320亿立方米。

俄罗斯能源出口陷入困境源于西方制裁。北极LNG-2号项目是俄罗斯第三个大型液化天然气项目,普京政府对其寄予厚望,希望借此将俄LNG在全球市场所占比例从8%提升至20%。

然而,这一宏愿在西方制裁下几乎搁浅。2023年底项目刚投产,拜登政府就迅速加码制裁相关企业和船只,严重削弱了该项目的全年发运能力。从投产到2025年8月,整整大半年时间,这个项目一船货都没能卖出

欧洲市场曾是俄罗斯能源出口的支柱。数据显示,冲突爆发前,欧洲是俄气最大市场,俄罗斯每年对欧洲天然气出口量达1500亿至1700亿立方米,占其出口总量的七成以上。如今这一市场几乎归零。

乌克兰危机进一步切断了俄罗斯对欧输气通道。今年年初乌克兰干脆中止了过境协议,对俄罗斯通过乌克兰向欧洲输气实施了“釜底抽薪”。分析师估计,这将导致俄罗斯失去每年向欧洲出口130亿至16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机会

面对困境,俄罗斯不得不调整其能源战略。2025年4月,俄罗斯出台新版“2050能源战略”,明确将亚太地区作为新的目标市场,计划将对亚太地区管道气出口从300亿立方米增至980亿立方米。

中国底气,多元布局赢得议价主动权

中国在天然气谈判中拥有强势地位,源于其多元化的能源供应布局。2024年,中国天然气进口量达1817亿立方米,拥有多个供应渠道,包括与卡塔尔签署的27年LNG长协、中亚天然气管道以及来自澳大利亚和美国的液化天然气。

价格对比显示,俄罗斯气价具有明显优势。当前欧洲市场天然气现货价格约为每千立方米390美元,而中俄协议价预计在340美元左右。这意味着中国不仅能获得稳定供应,还能以更实惠的价格进口天然气。

中方在谈判中表现强硬。据报道,在“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谈判中,中方要求按俄罗斯国内补贴价(约120-130美元/千立方米)购买天然气,并将原计划采购量从每年400亿立方米削减至250亿立方米。

中国还提出了将天然气采购与北极航道开发捆绑的方案,要求俄方开放摩尔曼斯克港供中国破冰船使用,把能源博弈转化为地缘战略筹码。这种综合博弈能力,是俄罗斯不得不妥协的重要原因。

俄罗斯正在加速能源出口战略东移。根据俄罗斯新版“2050能源战略”,俄罗斯将加速向“友好国家”调整油气出口方向。普京本人也承认,在俄能源出口中,亚太地区的比重已从此前39%左右增长至去年年底的超60%。

三条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构成未来俄气出口主线。“西伯利亚力量1号”管道2024年12月就提前一年达到了380亿立方米的年输气目标,2025年全年都保持着满负荷运行。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中俄蒙三国签署了“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合作协议,这条管道全长约2600公里,每年将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

等三条管道全部落地,俄罗斯对华年输气量将达1060亿立方米,占中国2024年天然气消费总量的25%。这一庞大的数字,将有效帮助俄罗斯填补欧洲市场留下的空白。

人民币与卢布结算成为俄能源交易的新特点。中俄能源交易早就不用美元结算,一半人民币一半卢布,既绕开了西方的金融制裁,又夯实了双方的合作基础。这种本币结算模式,为俄罗斯规避美元制裁风险提供了有效途径。

全球影响,能源贸易格局重构

俄罗斯能源打折对全球市场产生了连锁反应。欧洲国家在坚持制裁的同时,私下仍在购买俄天然气。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法国购买的俄天然气翻了一倍。匈牙利更是直接拿到了一年的“豁免权”,能光明正大购买俄能源。

美国试图阻止俄能源出口的努力效果有限。美国曾对印度施压,要求其减少采购俄罗斯石油,但却不敢轻易对中国企业采取同样措施。这背后是美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美国92%的稀土冶炼依赖中国。

中国从俄罗斯增加能源进口具有多重战略意义。2025年1-7月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9.7%,其中工业用气占比62%。“西伯利亚力量1号”的稳定供应让华北地区冬季用气保障率提升至98%,较2020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对普通中国人而言,俄罗斯天然气打折意味着更稳定的能源供应和更合理的能源价格。能源成本下降将带动工业生产成本降低,最终可能体现为更稳定的物价水平。

管道天然气运输距离相对欧洲更短,成本差异使得俄罗斯能够提供更低价格。随着“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建成,俄罗斯将有望把欧亚大陆腹地转化为“战略资源输送带”。

美国财政部曾信誓旦旦要确保“北极LNG-2项目失败”,但现在中国企业用实际行动给项目托了底。俄罗斯不仅获得了现金流,更找到了稳定买家,无需再担心产能积压。

金融结算体系也在悄然改变。中俄能源交易中人民币和卢布结算比例已超65%,为俄罗斯规避美元主导的金融制裁风险提供了屏障。

地缘政治棋局依然复杂。蒙古凭借其“第三邻国战略”曾在过境费问题上抬高要价,美国对印度施压要求减少采购俄罗斯石油,这些变量可能影响未来能源合作。但在实实在在的利益面前,俄罗斯能源东移的战略转向已不可逆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