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20日讯(记者 林坚)今天起,中金公司、东兴证券、信达证券A股开始停牌,这笔2025年的重大重组事件开启推进。
结合财务数据以及记者采访了解到,至少十大影响点值得关注。
1.中金公司净资本规模460亿元,东兴证券和信达证券以零售经纪和自营业务为主,资本金较为充裕。2.中金期末总资产增长32%,行业排名从第6位升至第4位。3.中金期末净资产增长48%,行业排名从第9位跃至第4位。4.中金营业收入增长32%,行业排名从第6位升至第3位。5.中金净利润增长45%,行业排名从第10位升至第6位。6.中金员工总数增长37%、营业部数量增长73%,人员与网点规模显著扩大。7.中金在辽宁、福建两地营业部覆盖密度提升,区域市场竞争力增强。8.有望新增500万传统经纪业务客户,将成为财富管理业务的重要增量,客户数量或在1500万。中金公司通过嫁接自身财富管理能力实现协同。整体三方业务形成互补,汇金系内部资源优化,协同价值逐步释放。9.相关基金牌照后续或整合,进一步提升资管业务规模效应。10.信达、东兴原股东持股中金比例调整,利润贡献呈现分化。
中金公司收购东兴证券、信达证券10条影响
2025年恰逢中金公司成立30周年,也是H股上市10周年与A股上市5周年。不少非银研究员告诉记者,本次整合不仅能显著扩大中金公司的资产规模,还将助力降低资产风险,进一步提升行业规模排位,差异化定位更加明显,为公司未来对标一流投行奠定基础。
整合大幕已然拉开,其后续进展仍有多重看点值得跟踪。业务协同的实际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合并的价值释放;基金等相关牌照的整合进度,关乎资管业务规模效应的进一步提升。
对于中金公司而言,此次合并不仅是资产规模与市场份额的扩张,如何将新增的区域网点、客户资源与自身专业能力深度融合,如何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实现四大投行战略的有效推进,将决定其能否如期实现国内前三、国际前十的战略目标。
中金公司于2017年收购中投证券,经过5年融合,现已形成中金财富的重要财富管理平台。实现了业务的重新打造,这其中积累的并购与融合、重塑与发展经验,或将复刻到本次收购,这也成为重要期许。
看点一:助力冲刺国际一流投行
中金公司称,本次重组有助于加快建设一流投资银行,支持金融市场改革与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通过重组各方能力资源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力争在合并后实现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提高公司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质效,并提升股东回报水平。
综合公开信息,中金公司已有四大投行战略布局,涵盖产业投行、交易投行、财富投行、资产投行,同时提出全面对标国际一流、组织架构转型升级等五大战略保障举措,要素补强聚焦资本金、人、数据三个方面。
以财富投行为例,核心强调全球资产配置能力,应对国内长期收益率下行趋势,帮助客户实现资产保值增值,这就体现在中金财富上。
目前中金公司客户数量逼近千万,此次合并更有望新增500万传统经纪业务客户,将成为财富管理业务的重要增量,客户数量或在1500万。中金公司通过嫁接自身财富管理能力实现协同。
中金财富管理的买方财务账户AUM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这一指标被视为财富管理转型的核心指针,而当前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占中金总收入的35%左右,已超过三分之一,为后续向更高目标迈进奠定基础。
看点二:资产、营收双扩容,行业排名多提前
结合财务数据以及记者采访了解到,若收购顺利,中金公司吸收合并信达证券、东兴证券的动作,将在财务数据与行业排名上显露出直接影响,公司的资产规模、营收体量等维度的行业占位将会前移,规模效应初步显现,多维度行业位次同步提升。这场汇金系内部的牌照整合,也让证券行业供给侧改革的节奏进一步提速。
以2025年三季报财务指标来看,合并完成后,中金公司核心财务指标将呈现显著增长。尤其是,中金公司净资本规模460亿元,东兴证券和信达证券以零售经纪和自营业务为主,资本金较为充裕。
中金公司核心财务指标变化(以2025年Q3为参考)
期末总资产达到10096亿元,较原中金公司的7649亿元增长32%,对应的行业排名从第6位升至第4位;期末净资产1747亿元,较原中金的1178亿元增长48%,行业排名从第9位跃至第4位,仅次于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
营业收入与利润端同样扩容明显。合并后营业收入合计274亿元,较原中金208亿元增长32%,行业排名从第6位升至第3位;净利润95亿元,较原中金公司66亿元增长45%,行业排名从第10位升至第6位。
细分业务条线中,各大变化如下:
经纪业务收入合计60亿元,较原中金45亿元增长33%,行业排名维持第8位;投行业务收入34亿元,较原中金29亿元增长15%,继续稳居行业第2位;资管业务收入13亿元,较原中金11亿元增长26%,排名保持在第6位;投资收入142亿元,较原中金110亿元增长29%,行业排名从第7位升至第3位(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收入由于具有周期和阶段性,不具有后续直观参考性)。
看点三:区位与条线互补,资管+基金牌照待整合
业务端的协同性,是本次合并的另一重要看点。
中金公司的业务优势和特色与另两家证券公司形成天然互补。东兴证券和信达证券在网络、客户及资本金资源的深厚积累将与中金公司的综合投行、专业投资、跨境交易服务、财富管理等专业能力发挥互补优势,有助于合并后中金公司加强客户资源的综合服务转化,为更广泛的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综合金融服务,实现多维度协同价值。
此外,换股后借助两家资管公司股东在不良资产处置领域的专业能力,中金公司可进一步深化债务重组、风险化解、产业投行等方面的服务能力,拓展投行新型业务的协同增量空间。
信达证券作为原AMC系券商,资管业务具备特色,经纪业务也有一定基础;东兴证券则在福建区域布局较深,投行业务底蕴较厚,固收自营表现稳健。合并后,三方的业务能力有望形成互补,集中资源强化各条线实力。
基金业务方面,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中金基金、信达澳亚基金、东兴基金的非货AUM分别为854亿元、644亿元、217亿元,相关基金牌照后续或进入整合流程,进一步提升资管业务的规模效应。
看点四:区域覆盖密度提升
合并后,中金系的人员与营业网点规模同步扩大。
员工总数达到20112人,较原中金的14650人增长37%;营业部数量增至374家,较原中金的216家增长73%。其中,信达证券的82家营业部中,有33家位于辽宁;东兴证券的77家营业部中,34家布局在福建。
合并后,很显然将提升在以上多地网点覆盖。
看点五:汇金系牌照集约,同一控制下合并
此次合并的核心背景,是汇金系券商牌照的整合。
目前中央汇金持有中金公司、信达证券、东兴证券、银河证券、中信建投、申万宏源、长城国瑞、光大证券共8张券商牌照,本次合并是对其中三家上市券商的资源集约。
财务层面,由于三方实控人均为中央汇金,此次交易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预计不会产生商誉,不会对中金后续利润形成长期压制;而三方当前PB估值差异较小,也能够平衡各方中小股东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长城国瑞并未参与本次合并。市场推测,这或因长城国瑞并非上市公司,若纳入合并需走借壳上市流程,换股价协商与上市程序相对复杂,因此本次整合暂聚焦于三家上市券商。
看点六:AMC系股东持股比例调整,利润贡献出现分化
本次合并也直接影响了信达、东兴原股东的持股与收益。
东兴证券的原控股股东东方AMC,原本持有东兴45%的股权,合并后将持有中金约7.1%的股权;其从东兴获得的利润贡献,从原来的9.6亿元(按2025年前三季度数据推算全年)变为约9.0亿元。
信达证券的原控股股东信达AMC,原本持有信达78.7%的股权,合并后持股中金比例约为16.9%;其利润贡献从14.2亿元(同口径推算)增至21.5亿元,这一变化,源于信达证券PB估值相对较高,在换股合并中获得了更优的股权对价。
看点七:如何整合?已不是第一次收购券商
方正金融许旖珊团队分析认为,此次合并,也是证券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具体落地。
此前证监会明确提出“形成2至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投资银行”,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整合落地、中金公司此次合并启动,意味着行业洗牌节奏正在加快,中大型券商的战略性重组必要性进一步提升。
华创证券非银团队认为,根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指示,未来的目标是构建2至3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投资银行。从数量上看,汇金系(包括中金公司)和上海系(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旨在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各占一席,这意味着其他领先的证券公司争夺剩余名额的机会有限。目前看来,通过并购重组依然是塑造顶尖一流投资银行最直接的途径。
这并非中金公司第一次参与收购。2016年时,中央汇金将持有的中投证券100%股权以167亿元对价转让给中金公司,同时获得中金公司定向增发的16.78亿股。彼时收购的一个影响在于零售经纪网络和财富管理能力的补充,中金公司专注机构与高端客户,中投侧重零售市场,形成"高-中-低端"客户全覆盖。2017年完成工商变更后,中投证券更名为"中金财富",转型为中金公司旗下财富管理平台,投行等核心业务与中金公司本部融合。
如今,回到信达、东兴的收购,最直观的依然是有望依托汇金系股权纽带,强化资源协同效应,整合属于汇金系内部资源优化,具备独特优势。
参考中投证券转型中金财富的路径,此次整合或将优先完成零售网络与客户资源的立体化融通。东兴证券深耕福建、信达证券聚焦辽宁的区域网点优势,将与中金现有高端服务体系形成互补,依托合计374家营业部的渠道网络,实现从核心城市到区域市场的服务下沉。
中金财富成熟的买方投顾模式有望全面输出,将“中国50”等明星产品矩阵延伸至两家券商的零售客户,通过RITAS数字化平台赋能投顾团队,让千亿规模的专业财富管理服务覆盖更广泛群体,复刻“高-中-低端”客户全覆盖的格局,进一步扩大3.18万亿元级别的客户资产规模。
整合后的品牌架构或将延续中金财富,分别聚焦区域财富管理与特色投行领域,保留其区域品牌认知度的同时,共享中金的品牌背书与资源支持。通过统一风控标准、技术系统与投研体系,发挥“规模效应+业务协同”双重优势,既提升合并实体在总资产、净利润等指标上的行业排名,又依托汇金系股权纽带,避免内部竞争,实现资本、客户、渠道资源的最优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