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研领域的全球舞台上,
南昌崭露头角。
日前,国际知名科研出版机构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发布了《自然》增刊
“2025自然指数——科研城市”。
南昌上榜“全球科研城市”100强,
位列第70位,
较上一年度大幅前进了19个位次。
“自然指数——科研城市”由施普林格·自然集团研究发布,聚焦全球主要城市及都市圈2024年在自然指数(Nature Index)追踪的高质量期刊上的最新科研产出变化。自然指数已发展成为国际公认的,能够衡量机构、国家和地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高质量研究产出与合作情况的重要指标,在全球范围内有很大影响力。
最新的“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显示,中国首次占据全球科研城市十强榜单一半以上席位,由2023年的五席增至六席。北京继续保持2016年以来全球科研城市榜首的位置,上海仍居第二位。除北京和上海外,全球其他十大科研城市依次为纽约都市圈、波士顿都市圈、南京、广州、旧金山湾区、武汉、巴尔的摩——华盛顿、杭州。
我国有40多个城市上榜“全球科研城市”200强的名单,其中进入100强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武汉、杭州、合肥、天津、西安、深圳、香港、成都、长沙、长春、济南、青岛、苏州、重庆、厦门、福州、大连、哈尔滨、兰州、郑州、台北、南昌、沈阳、昆明、宁波、镇江等城市。
今年的“全球科研城市”榜单,
有一个明显的趋势
就是中国城市的表现有显著提升,
跑出了创新“加速度”,
其中就包括南昌。
记者查询发现,
在“全球科研城市”榜单中,
南昌的排名持续攀升。
2021年发布的“全球科研城市”排名中,
南昌排在全球第168位,
2022年南昌排在141位,
2023年南昌排在106位。
2024年发布的“全球科研城市”中,
南昌进入100强,排在89位。
2025年11月16日发布的
“全球科研城市”中,
南昌排名前进19位,排在70位。
南昌科研实力在全球舞台上的显著跃升,彰显着这座城市蓬勃发展的活力与潜力。近年来,南昌聚焦科技引领,在科研投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取得积极成效,创新动能持续增强。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突破2.0%。瑶湖科学岛、未来科学城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年营收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研发机构应建尽建全覆盖。全面实施新“人才10条”,年度吸引14.49万大学生和技能人才来昌创业就业。
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24家,省级创新平台超500家。同时,积极引进大院大所,推动南昌智能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北航江西研究院等7家高端新型研发机构落地,城市创新能级正持续提升。
来源:洪观新闻
编辑:陶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