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来,对于很多骑电动车出行的朋友来说,如何保暖成了头等大事。于是,各种各样的“御寒神器”纷纷登场。但这些看似暖心的“神器”,背后却隐藏着不小的安全隐患。
御寒装备藏隐患 骑行安全莫大意
在陕西渭南临渭区,记者看到,电动车骑手们纷纷“全副武装”,从车把固定手套到一体式挡风被,各类防寒装备五花八门。一位女士的一条长长的围巾随风飘扬,虽添了几分飘逸,但也带来了风险。而另一位男士为抵御寒风,将外套反穿在胳膊上。

最为常见的是一种几乎将人和车裹成一体的连体挡风被,由于面料厚实、覆盖面积大、御寒能力强,成了很多骑行者冬天必不可少的“标配”。

交警提示,电动自行车披挂的“挡风被”,也是“兜风被”,虽能起到一定防寒作用,但由于体积普遍偏大,容易绊住支撑脚、钩挂旁边物体,在大风天气下由于受力面积大,操控难度增加,也更容易发生危险。棉把套将骑行人双手“束缚”住,骑行过程中一旦遇到突发情况,手不能快速做出应对反应,极容易因误操作引发交通事故。

另外,一些御寒装备可能遮挡驾驶人视线,也大大增加了骑行的风险系数。
这样保暖 温暖又安全
天冷骑车出行,御寒装备虽不可少,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那么,面对寒冷的天气,我们如何做到既保暖又安全呢?
交警提示,秋冬季节骑乘电动自行车出行,在注重保暖的同时务必确保安全。
头部保暖时,应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建议选用兼具防风保暖效果的安全头盔;手部保暖时,请勿使用固定式车把套,以免影响操控,推荐佩戴保暖手套,保持双手灵活,遇突发情况能及时采取刹车等措施;上身防风御寒,可穿着保暖面料的棉服,但务必正常穿着,切勿反穿,以免限制动作、引发危险;腿部、膝盖保暖,可选择保暖护膝,既能防寒,也可在摔倒时有效保护膝盖、减轻伤害。

另外,驾驶电动自行车需要年满16岁,不得搭载12周岁以上的人员;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及乘车人,应全程佩戴安全头盔。大风、强降温天气要尽量减少长距离骑行,必要时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保暖又安全。
上一篇:注意!福州这条隧道将实施临时交通管制,禁止机动车通行!
下一篇:黄仁勋没看到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