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近期曝光了一起网络直播领域的不道德行为,一些所谓的“卖惨”主播通过编造悲惨故事,甚至制造虚假情境来博取观众同情,以此获取打赏和礼物。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着一条完整的利益链,从主播到幕后团队,再到平台,各个环节为了追求点击率和收益,不惜牺牲真实性和道德底线。这种现象不仅严重破坏了网络环境的健康生态,也对社会价值观造成了负面影响。公众应当提高警惕,理性看待此类内容,支持真实、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强管理,制定更加严格的规则,打击此类欺骗行为,保护网民尤其是青少年免受不良影响。
央视曝光卖惨主播骗人流水线!主播“小松”在网络上的形象是一个单亲爸爸,通过发布家庭变故、无奈抱娃送外卖等“卖惨”视频吸引了40多万粉丝。实际上,“小松”并非真正的外卖骑手,他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另一个名为“大先哥助农在行动”的短视频账号也频繁发布“卖惨”和“助农”视频,借此销售水果,金额达到400余万元。该账号的视频中,同一个人会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时是贫困果农,有时是善意或恶意的水果收购商。直播中展示的水果与实际售卖的水果存在货不对板的情况,但由于退货流程复杂且产品价格不高,很少有人选择退货。
警方调查发现,这一现象背后存在着一条灰色产业链,包括前端打造人设、孵化网红,中端内容编撰、剧情拍摄及电商运营,后端农产品供应,通过无底线“卖惨”博取流量并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