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餐桌新“食”尚,共享文明好“食”光。近日,记者在福州街头看到,从餐馆到食堂,从饭店到家庭餐桌,“珍惜粮食、拒绝浪费”的文明理念,正转化为福州市民实实在在的行动。
“以前聚餐总爱‘多点几个菜撑场面’,现在全家人达成共识,吃多少点多少,打包不丢人。”近日,在大学城附近的一家韩国餐厅就餐的市民郭女士熟练地将剩余菜肴分门别类打包。在福州,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随着“文明餐桌”行动的持续推进,从餐桌礼仪到节约习惯,市民的就餐行为正在发生深刻转变,文明素养在点滴细节中不断提升。
在仓山区淮安路附近的一家连锁餐饮店内,市民任先生点餐时主动询问服务员菜品分量,并在用餐后将剩余的菜品打包带走。“商家提醒我们要适量点餐,吃剩的菜品也不能浪费,这才是好习惯。”门店工作人员说,这些年市民就餐风气转变很大,“以前剩菜满桌很常见,现在无论是家庭聚餐后的剩菜,还是游客品尝特色菜后的余食,就餐者都会主动要求打包。很多客人还会在餐后主动清理垃圾,每天的垃圾量比以前少了近一半。”
家庭餐桌的变化同样显著。在洪山桥农贸市场,市民孙阿姨的采购习惯已从“囤积特价菜”变为“按需购买”。“一次买够一两天吃的,新鲜又不浪费”成为多数消费者的选择。更值得关注的是,“节约教育”正融入家庭生活,许多家长带孩子就餐时都会按需点餐,用实际行动传递“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道理,让勤俭节约的理念代代相传。(记者 沐方婷)
上一篇:江西裕民银行 将完成高管变更
下一篇:12份吴石珍贵档案首次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