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也频:从热血文人到革命战士
创始人
2025-11-18 10:19:59
0

以笔为刃,用生命践行血性担当

胡也频:从热血文人到革命战士

在位于福州鼓楼区的乌山南麓,一栋清嘉庆年间的木构古厝在浓荫中静默。阳光穿叶而来,在刻有“胡也频故居”的石碑上织就斑驳光影,仿佛在诉说着这位“左联五烈士”之一的闽籍英才,如何在近代中国的暗夜中划出一道璀璨光芒,以28载炽热生命诠释了“英雄福州城、血性福州人”的千钧分量。

胡也频:从热血文人到革命战士故居内的胡也频雕像。

闽都风骨铸底色

坊巷少年踏文途

1903年,胡也频出生于福州的一个戏剧世家,原名胡培基。闽江水的灵秀,滋养了他的不竭文思;梨园行“刚正不屈”的风骨与闽都文化“爱乡报国”的基因,则共同在他心中种下家国情怀的精神种子。如今,胡也频故居里的“童年的记忆”展区,透过诗文还原的场景,让观众能清晰触摸到他少年时心中跃动的赤子之情。

命运的磨砺自胡也频少年时便已开始。1918年,15岁的他因家境贫困而辍学,在台江中亭街“祥慎金铺”当学徒。“老板固然不把他看作一个人,先生们对于他也是十分的苛刻,甚至于比他高一级的师兄们也时时压迫他做一些不是他分内的事。”多年后,他在小说《到莫斯科去》中提到了一些自己少年漂泊的经历,字句中浸着底层生活的血泪,这也成为他认知社会黑暗的第一课。1921年,表哥举荐他到位于天津的大沽口海军学校学习机器制造,满心憧憬的他到校后不久,就遭遇学校停办,最终流落北京,靠给公寓老板打杂维生。

困顿从未熄灭胡也频眼中的光。在打杂的北京公寓里,同住大学生带来的文学火种,让他在古典文学的厚重与外国文学的锐度中找到出口。1924年,他参与编辑《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短篇小说《雨中》的发表,让“胡也频”这个名字开始踏上文坛。

从坊巷少年到北平闯将,闽都子弟“不服输、敢闯荡”的血性,是胡也频漂泊路上最坚实的支撑。

胡也频:从热血文人到革命战士位于乌山南麓的胡也频故居。

笔锋淬火映初心

文人转身成志士

“凡是认识也频的人,没有一个曾会想到他的死会是那样的一个英雄的死。”郑振铎的评价,精准勾勒出胡也频从文人到革命者的蜕变轨迹。他的创作之路,本身就是一部知识分子的觉醒史:前期以犀利笔触描摹底层苦难;中期聚焦贫穷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字间藏着乡土温情;后期则彻底拥抱革命,成为无产阶级的呐喊者。

1925年与丁玲结婚后,胡也频的文学事业迎来爆发期,并在上海写下革命文学的重要篇章。1928年,他与沈从文、丁玲在上海举债创办红黑出版社,在萨坡赛路的小楼里,他既当编辑又跑印刷,并亲力亲为购纸算账、送稿寄刊等。“文艺的花是带血的”,他在《红黑》月刊卷首题词中写下的这句话,成为他创作的信条。因资金问题,这份刊物共出版8期、刊文45篇,其中胡也频以多个笔名贡献19篇作品,为进步文学在暗夜中开辟出阵地。

思想的觉醒终化为行动的自觉。1930年,胡也频赴山东济南教书时,在课堂上抛开课本,向学生慷慨宣讲普罗文学:“普罗文学在历史的进展中,一定会把握着胜利。”他的课开放而鲜活,学生也可随时出入其住所探讨,马列主义文艺理论更是在他口中变得生动易懂,所以他很快成为校园里的“精神灯塔”。同年,《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们前面》相继问世,小说女主人公素裳“杂在工农民众中游行”的憧憬,正是他自身革命理想的写照。

1930年5月,胡也频和丁玲一同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胡也频任执行委员兼工农兵文学委员会主席。当年11月,胡也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当选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在“左联”,胡也频既执笔为剑,又奔走呼号。故居里的“青年的追求”展区里,复原的上海寓所陈设静静诉说着这段岁月——深夜书桌的灯光,曾照亮字字千钧的革命文稿;墙上的进步标语,见证着文人到战士的坚定转身。

热血铸魂照千古

精神永续耀榕城

1931年1月17日,胡也频在上海东方旅社出席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预备会议时,被国民党逮捕入狱。面对威逼利诱,他始终铁骨铮铮。当年2月7日夜,龙华刑场的枪声响起,他与“左联”会员柔石、殷夫、冯铿、李求实一同就义,史称“左联五烈士”。临刑前,他曾对狱友说:“如果我终于不曾达到而就牺牲了,那也不是什么损失,因为我至少是向着这路上走去的。”这句刻在故居入口的话,是他血性人生的最佳注脚。

生命虽短,精神如炬。这栋274平方米的古厝,自1991年成为福州市级文保单位后,便成了红色基因的传承载体。2009年全面修复,2011年正式开放,如今已是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福州市党史教育基地,并跻身福州市首批不可移动红色文物名录。

多年来,这里接待过胡也频亲属,以及陈毅与叶飞等革命家后人,更有无数市民与学子前来追思。在青年志愿解说员的讲述中,“28岁”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一颗永不熄灭的火种。季羡林曾评价胡也频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和文学史上宛如夏夜流星一闪即逝但又留下永恒光芒的人物”,这光芒不仅照亮了中国革命文学史,更融入福州的城市血脉。

如今,胡也频故居暂时闭馆以待修缮。期待不久后,这里的灯光再度点亮,那光芒会继续照亮榕城儿女的前行路,也让胡也频以笔为刃、向死而生的血性担当,在有福之州赓续传承。(记者 刘珺/文 池远/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