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加大对虚假诉讼的打击力度,维护了司法公正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据统计,仅在去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虚假诉讼案件800余件,涉及人数超过800人。这些案件涵盖合同纠纷、民间借贷、劳动争议等多个领域,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检察机关通过深入调查取证,依法严厉打击虚假诉讼行为,有效遏制了此类犯罪活动的蔓延。同时,还积极加强与法院、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打击合力,共同构建起防范和惩治虚假诉讼的坚固防线。此举不仅净化了诉讼环境,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力地维护了司法权威和公信力,为建设法治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检察机关还注重源头治理,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法律意识,引导群众依法维权,从根本上减少虚假诉讼的发生,进一步巩固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面深化检察改革的进展和成效”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过去一年,检察机关以加强生效民事裁判监督为重点,不断完善民事检察工作机制,切实维护司法公正。
在民事审判监督方面,最高检与最高人民法院共同制定了《关于规范办理民事再审检察建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强化对同级人民法院民事生效裁判的法律监督。去年,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活动违法提出检察建议4万件,采纳率超过90%,监督质效显著提升。
针对虚假诉讼问题,最高检联合最高法、公安部、司法部健全了常态化惩治和预防机制,完善部门协作联动的综合治理体系。去年,检察机关共督促依法纠正虚假诉讼6000余件,起诉虚假诉讼犯罪800余人,有力维护了司法秩序和当事人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