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点震荡期的主线切换:优绩资产价值凸显
创始人
2025-11-18 08:07:52
0

(本文作者为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张思远)

2025年10月底以来,A股突破4000点整数关口后,进入了持续的区间震荡。前期领涨的科技板块热度回落,电力、煤炭、银行等高股息红利板块轮动走强,传统消费领域同步回升,叠加部分主题概念的短期炒作,市场资金呈现发散态势。

深入剖析当前市场格局,资金流向、市场结构与基本面的三重变化,正共同指向主线切换的必然趋势。本文将从资金再平衡、长期资金偏好、基本面支撑三个维度,解析4000点后A股的核心配置逻辑,探寻业绩驱动型行情下的领涨板块。

一、资金再平衡:拥挤赛道退潮与优绩资产承接

(一)ETF主导下的资金分化,导致此前的热门板块过度拥挤

本轮结构性牛市的核心特征,在于居民投资行为变革引发的资金配置重构。与过往主动型基金主导的分散投资模式不同,当前市场资金呈现显著的ETF化特征——本轮牛市以来,通过ETF入市的资金规模持续增加,已远超此前几轮牛市的水平。

ETF的被动投资机制加剧了市场分化。一方面,指数成分股权重决定资金流向,权重靠前的热门标的吸纳更多的ETF资金,而中小盘股面临流动性边缘化;另一方面,主题型ETF的爆发式增长进一步放大行业间的资金失衡。政策导向与盈利预期驱动下,高增长赛道ETF持续获得资金净流入,而传统行业ETF则面临资金净流出压力,形成“热门赛道拥挤、价值板块折价”的极端格局。

(二)热门板块拥挤度触发资金迁徙

资金过度集中已导致科技板块呈现显著的拥挤特征。此前,公募基金对TMT板块的持仓比例突破30%,处于历史高位;市场交易结构持续固化,成交额前1%的公司贡献全市场20%的成交额,头部效应远超2015年和2020年两轮牛市。

根据以往规律,当市场微观结构同时具有高拥挤和高估值的双重特征时,往往触发调整,并且以两种路径实现:一是系统性趋势反转,二是结构性主线切换。当前A股的整体趋势排除了前者可能——宏观经济增速保持稳定,政策面未出现收紧信号,系统性慢牛的基础依然坚实。在此背景下,资金从拥挤赛道向筹码较为疏松、估值处于低位的板块迁徙的概率显著上升。

三季报披露进程中,业绩超预期企业的涌现为资金切换提供了优质承接标的。截至10月30日,已披露财报的公司中,41.44%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54.29%的企业净利润同比改善,这些具备真实盈利支撑的标的,为从热门板块溢出的资金提供了优质的承接。

(三)市场从流动性驱动向基本面驱动进行范式转换

牛市初期的流动性宽松逻辑正在退潮,基本面驱动的特征日益凸显。2025年上半年,政策刺激下的资金涌入推动科技板块估值快速抬升,预期交易占据彼时的核心逻辑。但9-10月的市场震荡实现了筹码充分换手,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归理性,估值泡沫得到部分消化。

当前市场已从估值拔升期逐步转向盈利验证期。前期热门板块需要业绩兑现支撑估值,而经济复苏周期中,企业盈利拐点的显现为新主线提供了基本面支撑。截至10月30日,A股上市公司三季度净利润平均增长率达6.42%,较此前提升明显,盈利企业达3340家,盈利企业家数占比为78.29%,显示基本面驱动的行情正从点状扩散至面状。

二、长期资金入市:重塑市场的价值投资偏好

(一)资本市场改革推动长钱资金入市

顶层设计的持续完善正在重塑A股的资金结构。2024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明确“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为核心导向,后续的新版《国九条》更是将中长期资金放到前所未有重要位置;2025年5月出台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进一步推动行业从“规模导向”向“回报导向”转型,通过强化监管透明度、优化产品设计,为长期资金入市创造制度环境。

资金入市渠道的拓宽成效显著:2024年12月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推广以来,已累计归集资金超1000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用于配置权益类资产;证监会精选的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纳入投资目录,为养老金提供了低波动、高分红的配置标的。这些具备“耐心资本”属性的长期资金,正在逐步改变A股“炒小炒差”的短期交易特征,转而向优质公司长线长投。

(二)中长期资金的配置逻辑偏好

与游资、散户的短期投机风格不同,中长期资金的规模特性决定其必然选择价值投资路径。一方面,从微观交易结构视角观察,随着资金规模的扩大,在交易中面临的冲击成本呈非线性上升趋势,买卖价差形成的滑点损耗最终将超越预期收益,使得长期价值投资策略成为大型资金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长期资金的负债端特性要求稳定回报,过度追逐热点板块可能引发净值剧烈波动,与养老金、保险资金的风险偏好相悖。

因此,业绩稳定性、现金流质量、估值合理性成为长期资金的核心筛选标准。2025年三季度,热门股的估值快速拉升,很多都超过上百倍,然而这些股票主要持仓者中,少见长期资金的踪影。相反,那些市值较大,估值处于相对低位,现金流健康,盈利良好的股票,更受中长期资金的青睐。如今,随着以科技为主的热门板块回落,以红利为主的低估值板块接力,“向优绩资产集中”的配置趋势,正在逐步主导市场定价逻辑。

(三)年末机构的防御性配置切换

2025年最后两个月,机构资金的调仓行为进一步强化主线切换趋势。前三季度的主升浪让多数公募基金收益率达标,截至三季度末,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达25.93%,超六成产品跑赢沪深300指数。在4000点震荡格局下,机构倾向于采取“防御性配置”策略,锁定已有收益。

下一阶段,机构资金将逐步从TMT为代表的热门板块净流出,转而加仓业绩改善且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标的。这类标的具备双重优势:一是安全边际充足,相较前期领涨的热门板块,估值仍处于低位,能够满足机构的防御需求,且增长空间大;二是业绩确定性强,此类公司由于其自身的经营模式、企业所处行业等原因,往往受外部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周期影响较小,业绩相对稳定。机构的提前布局,既为年末业绩保驾护航,也为明年的行情储备了核心标的。

三、基本面回暖:经济复苏驱动企业盈利改善

(一)美联储降息打开流动性空间

全球流动性环境的改善为企业盈利提供了有利外部条件。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后,中美利差倒挂格局逐步收窄,人民币汇率企稳回升。2020年以来累计流出的16万亿元跨境资金中,自美联储宣布降息以来,持续向国内回流,带动国内M2增速回升至8.4%。

资金回流直接改善了企业融资环境。三季度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3.14%,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下降;2025年第三季度,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9.7%,为企业扩大生产、研发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在流动性宽松与融资成本下降的双重驱动下,A股非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优化至41.5%,较年初上升0.65个百分点,企业信心进一步增强,融资扩大生产加速。

(二)宏观经济复苏奠定盈利基础

2025年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呈现全面回暖态势。GDP同比增长4.8%,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从年初的5.7%攀升至6.5%,连续四个月环比改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剔除汽车后的核心消费增速达4.9%,显示内需修复动能持续增强。

工业领域的积极变化尤为显著。“反内卷”政策推进下,无序低价竞争得到遏制,工业品价格即将触底,10月PPI同比跌幅收窄至-2.1%,工业生产有触底反弹趋势;9月库存周期完成从被动去库存向主动补库存的切换,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增速回落至2.8%,供需格局持续优化。这些变化共同推动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回升,截至三季度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长3.2%,较此前呈持续提升趋势。

(三)三季报验证业绩改善趋势

截至10月30日,A股4266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报,占全部上市公司的78.45%,业绩改善的整体态势得到充分验证。盈利企业数量达3340家,占比78.29%;营收正增长企业2553家,占比59.38%;净利润增长企业2316家,占比54.29%。值得注意的是,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的企业数量达1768家,占比41.44%,较往期提升明显,显示企业盈利质量显著改善。

分行业看,有色金属、基础化工、非银金融三大板块表现尤为突出,有望成为后续业绩主线的领涨板块。在有色金属行业,金价创历史新高带动贵金属板块营收增长,三季度行业营收同比增速达16.5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2.08%,ROE水平升至3.19%,位列申万一级行业前列。在非银金融行业,资本市场回暖推动交投活跃,自营业务与经纪业务收入大幅增长,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达64.9%,ROE升至在2.86个百分点,盈利弹性显著。基础化工行业,产品价格回升与成本下降形成共振,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4.16%,其中精细化工子板块增速领先,显示行业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成效显著。以上三大板块业绩改善具备基本面支撑,当前估值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具备承接大规模资金的容量,符合长期资金与机构资金的配置需求。

结论:优绩主线的配置价值凸显

4000点后的A股震荡,本质上是市场从“流动性驱动”向“基本面驱动”的过渡期调整。资金再平衡、长期资金入市、基本面回暖三大力量的叠加,决定了后续市场主线将聚焦于业绩确定性强、估值合理的优质资产。

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配置应把握三大逻辑:一是回避拥挤度高、估值透支的热门赛道,转向业绩兑现度高的价值板块;二是重点关注三季报业绩超预期、现金流稳健的行业龙头,尤其是有色金属、基础化工、非银金融等具备估值修复空间的领域;三是顺应长期资金的配置偏好,坚守价值投资的核心原则,淡化短期主题炒作,聚焦企业内在价值。

在系统性慢牛的大背景下,4000点并非终点而是新起点。随着基本面驱动逻辑的深化,优质资产的估值修复与盈利增长将演绎为下一阶段的主线,成为下一阶段市场上涨的核心动力。

第一财经一财号独家首发,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