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城市的一次早高峰期间,一名带着孩子的父亲在地铁上遇到了一件让他十分困扰的事情。当时,一位年长的乘客为了给自己的孙子找个座位,在没有经过任何沟通的情况下,直接从这对父子面前拉过孩子,强行坐到了孩子原本坐着的位置上。这一突然的行为不仅让孩子受到了惊吓,也令作为父亲的人感到非常不安和愤怒。他认为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人的权益,同时也给孩子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事后,这位父亲决定采取法律手段,将那位老人告上了法庭,希望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和孩子的合法权益,并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提醒公众,在公共场所应该尊重他人,尤其是在面对有小孩的家庭时更应如此。这起事件引发了社会对于公共道德、尊老爱幼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公共空间中人际冲突等话题的广泛讨论。
地铁抢座吓坏孩子父亲状告老人!
因为争抢地铁中的空座,钱先生、钱先生年过七旬的母亲,和带着孩子出行的宋先生,在地铁中争吵了起来。大人间的争吵吓哭了卷入是非中的孩子。不久后,小朋友出现了沉默寡言、易受惊等情况,被诊断为伴随焦虑的适应障碍。宋先生认为,小朋友的心理问题是这次抢座造成的。因此,宋先生起诉,要求钱先生及其母亲进行赔偿。
原告起诉:地铁抢座吓坏小朋友
某日晚19时10分许,宋先生带着女儿小宋搭乘上海地铁2号线,从虹桥火车站前往上海市区方向。在落座过程中,宋先生和女儿,与钱先生及其年过七旬的母亲出现了争执。
在宋先生的回忆中,当晚,在地铁2号线上,宋先生带着女儿正常落座时,钱先生的母亲强行将宋先生的女儿挤开并落座。此后,宋先生和钱先生的母亲进行了沟通,指出对方不应暴力与儿童抢座。
谁知,钱先生和他的母亲非但未向小宋道歉,还一起大声辱骂小宋。当宋先生准备用手机记录钱先生和其母亲辱骂小宋的证据时,钱先生直接将宋先生的手机夺走,并对宋先生进行了推搡。
据宋先生描述,钱先生及其母亲持续对小宋进行辱骂,导致小宋崩溃大哭数小时。此后,小宋因为钱先生及其母亲的行为,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她夜晚难以入睡易惊醒,不敢独自进入公共场所,不敢与陌生人交流,在家也变得沉默寡言。
为此,宋先生带着小宋到医院寻求了精神科医生的帮助。经医生诊断,小宋患有伴有焦虑的适应障碍,需要进行心理治疗。
被告辩解:小宋的心理问题与抢座无关
小宋被诊断出适应障碍后,宋先生将钱先生及其母亲,均起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判令二人赔偿小宋精神损失抚慰金、律师费等共计15000余元。对此,钱先生表示难以接受。他说,在他和母亲的记忆里,事情的真相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