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这是我第三次来到“百度文心杯”创业大赛项目路演现场。
和前两年相比,三个直观变化让人印象深刻:
1)AI 这波创业浪潮里,创业老兵和大厂中坚格外踊跃。90后创业者占比过半,超过50%的创始人都是连续创业者,而且大多团队走敏捷高效路线。
2)客户更关注实际结果,AI应用企业也越来越追求“效果涌现”。
3)从智能助手到数字员工,从智能体到多模态类应用显著增长,AI早已不是“演示品”,而是推动产业进步的真实力量。
可以说,以文心杯为支点,百度点燃了AI应用星星的之火,正以燎原之势席卷各个角落。
过去几年,我们谈论AI的颠覆,期待AI的奇迹,也曾在它的澎湃浪潮中感受到不确定的眩晕。我们从“新的工业革命”的热切期盼,迈入“赋能千行百业”的探索实践。如今喧嚣渐褪,一场更为坚实、更为本质的时代变革清晰浮现——AI,正在重构生产力。
百度世界2025的盛况和文心杯创业大赛的火热现场,正是这场变革的生动缩影。
01
“内化AI能力”,AI创企脱颖而出的关键
国家“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持续落地,AI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核心引擎。从医疗、教育到制造、金融,千行百业都在积极拥抱AI化实践,探索技术与场景的深度融合。
11月13日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提到一个核心观点:当AI能力被内化为一种原生能力时,智能就不再是成本,而是生产力。“我们更关心如何让AI跟我们要做的每一项任务,都能进行有机结合,让AI成为企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原生推动力。”
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升级,更是一场认知上的革命。
李彦宏多次强调的“内化AI能力”,正是每一家企业在AI时代的必修课。百度自身就是范例——从搜索、数字人、文库、网盘到自动驾驶等等,百度率先完成了AI能力内化,成为一家AI-Native公司,并且率先实现效果涌现。
比如百度将数字人技术面向全行业开放,让直播、电商等领域的创企更低成本使用上前沿技术;在应用场景广泛纷杂的今天,百度希望帮助企业更快、更清晰的找到最优解方案,全新发布的伐谋是首个自主演化智能体,它最擅长在产业场景中寻找最优解。
在产业中用AI打造超级生产力,将是越来越多企业的需求。
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像大厂一样,凭借长期积累的全栈优势更快实现AI Native转型。对于中小创新企业来说,借助大平台的力量,内化AI能力,创造生产力,将是未来的主流趋势。
就像我在“百度文心杯”路演现场看到的那些优秀创业项目:帮品牌持续增长的多智能体系统——Noumena、AI Agent驱动的智能人才网络—TTC、基于Agent的内容自动化生产与消费平台——Nooka、AI在线视频编辑和生成平台Vizard、文旅电商一站式AI营销平台—玩点科技、轻笔记式AI陪伴App独响等等。
这些项目都立足行业需求场景,依托自己对垂直领域的Know-How优势,借助百度这样大平台的生态资源和成熟的AI解决方案助力,将这些能力快速接入、内化到自己的企业和组织中,将Agent、多模态模型等前沿技术转化为可落地的产品与服务,既降低了自己做AI应用的门槛和成本,又快速在垂直场景落地,实现“创造生产力”的关键突破。
这些优秀AI应用项目也证明了,谁有内化AI的能力,谁就能在新时代脱颖而出。
02
从AI风向标到AI新生态
在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中,百度可能是最具有生态野心的平台。
早在2024年,《i黑马》就曾撰文写道:百度的AI生态,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并且愈深愈实。一方面,百度不断迭代升级文心大模型,目前已升级至5.0。另一方面,推出千帆大模型平台为创企提供模型调用、应用开发工具链等支持,此外持续进化的智能云、昆仑芯等AI基础设施,全栈帮助AI应用创业者降低AI应用开发的门槛,扫清做AI应用的各种障碍。
另一关键策略是,通过“文心杯”创业大赛等动作,寻找并支持AI领域的创新项目,与优秀的AI创造者一起打造超级有用、好用的AI应用,促进AI生态繁荣发展。
百度世界2025现场,李彦宏介绍,百度连续三年举办“文心杯”创业大赛,累计收到了全球3200 支创业团队的报名,百度为优胜团队提供了数亿元资金支持,还在技术、资源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扶持。
在AI涌现的进程之中,AI创业者是一股富有潜力的力量。会上,李彦宏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在各种场景发现AI的新能力、新效果,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这个发现之旅。”
因为连续三年关注“百度文心杯”,我也清晰看到了赛事的成长轨迹:
第一届文心杯伴随着大语言模型的起势,参赛项目多聚焦文本生成类应用为主;第二届文心杯于AI大模型从通用走向垂直场景的进化中展开,AI创业者开始往各细分场景探索AI的应用空间,图像生成类应用增多;到了第三届,大家开始往精、往深里做,多模态、AI Coding,Agentic AI成为热门方向,技术落地性和商业闭环能力明显升级,不少项目通过行业验证,效果纷纷涌现,从小规模试点转向规模化应用。
值得关注的是,“百度文心杯”通过搭台子,广聚顶级创业者和投资人,不仅是创投的风向标,更是和创企形成了“共生共长”的生态关系。
从本届文心杯的8支优胜团队可以看出,借助百度的技术能力、算力支持、场景资源等全方位支持,他们的AI应用实现了从“想法”到“产品”的跨越。背靠大树好乘凉,百度这样大平台型企业,将其经自身业务验证过的能力对外输出,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犹如获得强助攻,无需顾虑成本、技术等问题,便可更放心到垂直场景钻研AI应用。
生态从来不是一日建成。百度在一开始投入AI时就非常关注连接、团结AI创业者,而到了大模型时代,得益于模型智能水平不断达到极限,AI应用爆发的速度也将呈现指数级别,作为AI应用浪潮中的主力军,百度想和广大AI创业者一起做更大的事。
AI大模型三年,百度通过文心杯大赛、千帆平台、1000万AI人才培养计划等持续对外赋能AI应用创业者。这种“众行者远”的生态理念,正是百度AI战略的底色—与创造者同行,共享AI涌现的时代红利。
03
效果涌现,应用燎原
“效果涌现”不只是百度的愿景,更是整个AI行业的共同目标。
李彦宏认为,我们正在跨越一个全新临界点,从“智能涌现”走向“效果涌现”。AI不再是“看起来很美”的演示,而是“用起来真香”的解决方案。
百度自身便是“效果涌现”的坚定助推者。以无人驾驶为例,萝卜快跑从“尝鲜体验”走向“规模化服务”,累计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超1700万次,覆盖全球22座城市,里程突破1.4亿公里,让中国的无人驾驶走向世界。
从这届文心杯创业大赛的参赛项目上,也能看到不少AI应用创始团队也已在所在领域见到“效果涌现”的曙光。
Noumena创始人裴沵思,之前在第四范式、SAP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这次创业方向是用AI帮助品牌重塑增长,通过AI原生强化学习与多智能体架构,不断在内容社交媒体中,挖掘内容方向与策略,进行投流实验与反馈自学习,已在美妆、鞋服等领域帮助品牌实现10-20倍的整体ROI提升。
TTC创始人肖玛峰则希望通过AI Agent实现“人人都有一个专业AI猎头顾问”。“B端企业,每一个企业应该都有一个非常了解招人需求的Agent,在C端每一个候选人也会有一个很懂他,知道他适合什么工作的Agent,通过我们人才大脑可以连接起来。”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位产品经理在通勤途中打开小麦Agent,不需要填写简历,只需像聊天一样表达背景与困惑。几分钟后,就收到3个高度匹配的岗位推荐,并能通过AI模拟面试提前准备。这就是AI猎头带来的体验升级。
随着大模型技术持续进化,AI“效果涌现”的浪潮正席卷而来。对创业者而言,这既是技术突破的黄金窗口,更是产业落地的机遇赛场。当无数个像Noumena、TTC小麦Agent这样的项目汇聚成点点星火,终将点燃智能时代的燎原之势,AI真正成为驱动产业增长的智能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