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没有惯着腾讯
创始人
2025-11-14 21:54:14
0

腾讯刚刚发完振奋人心的三季度财报,澎湃就给了腾讯一巴掌。

11月14日,澎湃发文炮轰腾讯《随意屏蔽新闻报道,腾讯何以成了媒体的“总编辑”》。

很多人都转了,而且普遍都站在了澎湃这边。

事情的起因是,澎湃调查队视频号发了一条带货主播违规宣称能增高的新闻报道,在报道发布一个多小时后,便遭到了不明来源的投诉,最终腾讯方面认为该新闻报道侵犯了肖像权,对该视频新闻报道进行了“屏蔽”处理。

这已是影子调查队视频号上线以来,第二次遭到腾讯方面的屏蔽。所谓的“屏蔽”,会导致该则新闻报道仅自己可见,无法转发传播,其实和“删除”几乎无异。

澎湃从《民法典》和《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论述了新闻报道的合理性和媒体的应尽义务,并发问

为什么一个信息聚合平台可以仅凭一方投诉,就把新闻媒体的报道直接“处理掉”?这背后,平台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澎湃给腾讯此举的评价是:

说轻了,就是让一些违法违规者滥用投诉机制,借机干预新闻信息呈现;说重了,就是商业平台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粗暴干涉。故意营造“信息茧房”不能由信息聚合平台来独断。

并大声疾呼:新闻机构要承担新闻责任,平台也应承担平台责任。平台不是新闻媒体的“总编辑”,也不应该成为“总编辑”。

很多媒体人在朋友圈转发了澎湃的炮轰,因为很多人都深受其害,但又无力反抗。

多数人并不反对网络内容治理,大家只是希望,投诉制度的前提是证据、是调查、是复核。而不是,一旦企业认为报道“不利”,就投诉;平台为了避免麻烦,先“屏蔽”。平台拥有技术权力,但技术权力不能越过法律权力。

记得前段时间,京东和某平台电商大战时,就曾控诉,“京东二选一”屡屡登上热榜,甚至同一个话题反复上榜。既是对京东正常价格策略的曲解,也有借法律标签制造负面舆论的嫌疑。

京东当时就暗指竞争对手就是策划京东负面舆情的主要嫌疑人,并控诉超级内容平台操纵舆论更可怕。

澎湃、京东如此,普通人更甚。

让人深感无力的是,大家一边骂着“平台,果然够霸道”,一边又尴尬地说:“今天最大的讽刺,是骂腾讯霸道,用腾讯的产品”。

希望澎湃硬刚到底,内容平台能给个辩解复核的机会。

来源:布谷财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