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铁矿石市场终于要变天了。
西芒杜铁矿正式投产。
当地时间11月11日,西芒杜项目投产启动仪式在几内亚马瑞巴亚港举行,包括几内亚总统马迪·敦布亚等几个国家领导人还有中国的副总理都参加了这次投产仪式。
对这个西芒杜铁矿石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为这个铁矿石被中国寄予厚望,是中国摆脱澳大利亚以及巴西铁矿石依赖度的重要的一个布局。
公开资料显示,西芒杜铁矿储量至少30亿吨,已探明储量44亿吨,这个储量是非常庞大的。
最关键的是这个铁矿厂品位相当高,矿石平均全铁品位超过65%,属于全球最高和最珍贵的等级,而且它具有矿体集中、埋藏浅、易开采等特点,属于世界级的大型优质露天赤铁矿。
也正因为如此,全球很多国家以及铁矿石巨头都对这个矿藏垂涎已久。
只不过这个铁矿石位于非洲欠发达地区,它在开展的过程当中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一方面是它的开采权在不断地变更。
刚开始的时候,西芒杜铁矿石的采矿权掌控在澳大利亚力拓的手中,早在1998年,地质学家西迪基·科内带领团队为力拓集团进行测绘与钻探。
只不过到了2008年,几内亚前总统兰萨纳·孔戴剥夺了力拓一半矿权,并将其转交给以色列钻石大亨贝尼·斯坦梅茨,后来斯坦梅茨又迅速将50%的几内亚资产以25亿美元出售给淡水河谷。
正因为开采权频繁变更,这个矿场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
另一方面是这个铁矿厂位于内陆,交通不便。
西芒杜远离港口,即便开采出来了也很难运输出去,而且凭借几内亚自身的实力,他们也无力建造一个运输通道。
正因为如此,这个优质的矿藏一直沉睡了几十年,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
转折发生在2019年,当时由中国和新加坡企业组成的财团成立了一个赢联盟,当时财团计划投资120亿美元建设一条连接西芒杜与港口的重载铁路,同时获得25年的采矿权。
只不过几内亚政府不希望矿产的开采权过度集中,他们也希望留下西方投资,再加上美国从中游说,最后几内亚政府在2022年又引入了澳大利亚的矿石巨头力拓,最终是赢联盟和力度建立一家合资公司,并共同融资和建设基础设施,西芒杜项目总投资逾200亿美元,涵盖矿山、铁路、港口等系统性工程。
经过几年的建设之后,目前包括铁路、港口等一些基础设施已经进入尾声,西芒杜也正式进入了开采阶段,按照远期计划,西芒杜铁矿厂完全投产之后,每年的铁矿石产量将达到1.2亿吨以上,它将成为全球铁矿石最主要的来源之一。
西芒杜让中国铁矿石拥有更高的定价权。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每年的粗钢产量占全球的比重都非常高。
比如2024年,中国大陆粗钢产量为10.05亿吨,而2024年全球粗钢产量为18.85亿吨,相当于我国粗钢产量占全球的比重超过53%。
因为钢铁产量非常庞大,所以我国对铁矿石的需求量也非常庞大,但是因为我国铁矿石品位不怎么高,而且开采成本比较高昂,所以我国每年大部分铁矿石都是从外部进口,全球有一大半的铁矿石出口都是卖往中国的。
比如2024年中国累计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123654.6万吨,而2024年全球海运铁矿石进口量为17.07亿吨,相当于2024年中国进口的海运铁矿石占全球海运铁矿石比重高达72%。
从市场供应的逻辑来说,当一个买家的进货量足够大的时候,他是拥有很大话语权和定价权的。
但事实恰恰相反,虽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但我们在全球铁矿石定价权当中的地位却相对比较低,甚至经常被澳大利亚拿捏。
在2022年之前,我国在全球铁矿石定价当中的话语权是比较低的,刚开始的时候我国铁矿石进口基本上处于无序的状态,由各大小钢铁厂自己跟澳大利亚一些铁矿石巨头谈判,所以他们很容易拿捏。
虽然后来中国改变策略,摆脱了这种无序的状态,由中国宝钢负责跟澳大利亚巨头进行谈判,然而宝钢一边在前线跟澳大利亚砍价,国内的一些钢铁巨头却被澳大利亚一些钢铁巨头驻国内的人员收买,然后泄露了行业以及企业内部的一些生产文件和数据,结果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巨头轻松拿捏中国,每当中国谈判组要求降价的时候,他们总能够拿出精准的数据来反驳,所以价格很难谈下来。
在这种背景之下,澳大利亚的一些钢铁巨头就联合日本的新日铁给中国钢铁厂做局,当时澳大利亚在售卖钢铁的时候,每年都要重新谈判,重新签新的合同,而签订新的合同价格并不是看中国市场,而是看国际市场的价格。
当时新日铁也是澳大利亚最主要的铁矿石进口商之一,结果他们就干了一件非常损人的事情,就是主动上调价格,而他们之所以敢这么做,主要是新日铁在澳大利亚的一些钢铁巨头里面都有股份,即便铁矿石价格上涨了,他们也可以从资本那边获取收益。
结果澳大利亚一些钢铁巨头在跟中国钢铁厂签署合同的时候,就参考新日铁的那个价格来报价,所以导致中国进口的铁矿石价格水涨船高,从2003年到2008年,国际铁矿石价格每年涨幅分别达到了8.9%、18.62%、71.5%、19%、9.5%和65%。
2016年到2021年,他们又继续对中国钢铁厂下手,铁矿石进口价格又迎来一大波上涨,2021年8月份巅峰时期,我国铁矿石进口价格一度达到207美元每吨。
这个价格直接大幅削弱了国内钢铁厂的利润空间,很多钢铁厂都沦为了澳大利亚铁矿石巨头的“打工仔”。
为了摆脱这种被动局面,2022年,我国终于成立了中国矿产资源交易集团,这家央企成立的目的就是整合采购资源,比如代表中国钢铁行业跟澳大利亚谈判,在这家央企成立之后,我国进口的铁矿石价格才有所缓解,并逐渐下降,目前普氏62铁矿石的价格已经下降到100美元左右,跟2021年巅峰时期相比降了一倍。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成立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当然除了成立央企整顿谈判乱象之外,我国也一直在积极拓展更多的铁矿石进口来源国,从而摆脱对四大矿山的依赖度,而西芒杜就是我国摆脱澳大利亚和巴西依赖,争取铁矿石定价权的重要一个措施。
从股权结构来看,目前我国在西芒杜矿山当中的话语权还是相当高的。
目前西芒杜项目由几内亚共和国政府、SimFer和赢联盟共同开发。
其中SimFer合资公司拥有西芒杜3、4号区块的开采权,这家企业由几内亚政府持股15%,Simfer Jersey持股85%;对于Simfer Jersey,澳大利亚力拓集团持有53%股份,中铝铁矿持股47%。
乍一看,还是澳大利亚处于控制权的状态,但其实不然。
因为目前澳大利亚的力拓集团最大的股东其实就是中国的中铝集团。
早在2008年,中铝集团就联合美国铝业(Alcoa)斥资约140亿美元收购了力拓伦敦上市公司约12%的股份,通过这次收购,中铝集团获得了力拓集团整体9%的权益,目前中铝集团也是力拓集团最大的单一股东,拥有9.8%的股份。
考虑到这一点,实际上Simfer Jersey实际控股股东就是中铝集团。
另外在今年10月28日,力拓集团发布声明称,要把其在非洲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石项目股份全部卖给中国铝业,如果未来这个转让达成,中铝集团将直接拥有Simfer Jersey100%的股份。
当然除了Simfer Jersey之外,赢联盟这个财团也是中资处于控制的地位。
西芒杜赢联盟由韦立国际集团、魏桥铝业(隶属中国宏桥集团)、联合矿业供应国际公司、中国宝武旗下的宝武资源共同构成,其中宝武资源占股49%,另外三家公司占股51%,算下来中国,中国企业仍然处于控股的地位。
所以整体算下来,中国在西芒杜上的权益是最大的,拥有的话语权也是最多的,这将为中国争夺全球铁矿石定价权提供有力的支撑。
全球铁矿石定价权争夺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通过成立中国矿产资源交易集团,以及进军非洲开采西芒杜铁矿石,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中国在全球铁矿石定价当中的地位和话语权。
但是目前全球铁矿石的定价体系根深蒂固,短期内想要撼动没有那么容易。
短期来看,我国在全球铁矿石当中的定价权仍然处于被动的地位,因为目前全球的铁矿石定价主要参考普氏指数,而他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是美国的一些资本。
普氏能源的母公司是麦格希尔,他们的股东包含资本世界投资者、美国先锋集团、贝莱德等美国金融机构;而这些金融机构在全球矿产资源当中拥有很大的支配和控制权,他们跟澳大利亚的力拓必和必拓也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正因为如此,一直以来,大家对普式指数都存在很大的质疑。
一方面是普氏指数长期存在真实成交样本量小,不公开、不透明的问题。
另一方面,很多人都质疑普氏和某些矿山有一些内部联系,其指数的客观性得不到保证。
基于这些因素判断,普氏指数完全不能真实地反映全球铁矿石供需关系,但更多的是为资本服务而已,它就是一个纯粹的金融工具,而且这些金融工具牢牢地掌控在美国一些资本集团的手中,他们不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交易参与者,但却牢牢地控制着全球铁矿石的控制权。
自从普氏指数出来之后,全球铁矿石的定价就从长期合约变成了以季度,甚至以月为主要的报价周期,这直接导致全球铁矿石的波动更大,这对中国的影影响也是很大的。
为了摆脱这种困局,中国又使出了另一招,就是推动铁矿石交易使用人民币结算。
其中中铝作为最大单一股东的力拓有很大一部分铁矿石目前已经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但是必和必拓大部分铁矿石他们仍然坚持用美元结算,而美元结算就要看普氏62,背后仍然摆脱不了一些美国资本的黑手。
不过中国的态度也相当强硬,如果必和必拓不同意使用人民币结算,那我们就会暂停进口他们的铁矿石,如果没有中国这个大客户,必和必拓的市场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他们自然也知道其中带来的后果。
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僵持之后,在今年10月中旬,必和必拓终于同意部分铁矿石以人民币计价。
除了推动铁矿石以人民币计价之外,中国还在积极建设铁矿石交易市场。
在2025年9月28日,北京铁矿石交易中心发布了“北铁指数”,以人民币计价,聚焦中国主要港口的61%品位铁矿石现货价格,未来我国进口的铁矿石很有可能就以这个指数为准。
通过这一系列组合拳,中国在全球铁矿石当中的话语权大幅提升,以后我们也不用再看澳大利亚的脸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