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冬过后,台风携雨浸润榕城。
说到福州11月的繁花,多数人会想到西湖公园菊展的上千种的品种菊。
但藏在市区街巷里的木芙蓉,正以别样浪漫装点着福州。
从朱紫坊芙蓉园韵,到闽江公园新造的芙蓉岛,这份“拒霜之美”,藏着福州独有的秋冬季温柔。

两位宰相的偏爱
我国是木芙蓉的故乡,早在战国时期,屈原便在《楚辞》中写下“集芙蓉以为裳”的佳句,将其视作优雅的象征。
而福州木芙蓉的“高光时刻”,离不开两位不同朝代宰相的偏爱。
朱紫坊的芙蓉园,因木芙蓉得名。
据专家考证,宋代参知政事陈韡在朱紫坊找寻到这处静谧之地,开辟别馆,遍植芙蓉,得名“芙蓉别馆”。

到了明末,内阁首辅叶向高告老还乡后入住芙蓉园,运来太湖石,悉心营造,让芙蓉园声名更盛。

清代福州造园名家龚易图,在此构建“武陵园”,留下“芙蓉别岛”的石刻遗迹。此后芙蓉园几经兴衰,假山石刻曾被移至西湖开化屿,直到十年前重修,“芙蓉别岛”石刻才回归故园。

网友蓝鹊供图
如今漫步园内,淡红色的木芙蓉竞相绽放,和园中的传统漆器展示相得益彰,尽显古韵雅致。
江畔新辟芙蓉岛
闽江两岸是福州木芙蓉最密集的种植地。
闽江公园建园20余载,驳岸常年经受潮起潮落,上游冲刷的泥沙在南园堤坝旁形成江滩浅地。

闽江公园木芙蓉盛放
园林部门因地制宜,在这片区域上种植木芙蓉,成为江边独有的生态景观。
今年公园在闽江公园南园网红水杉林旁,全新开辟出1000多平方米的芙蓉岛。
木芙蓉与古色古香的感恩亭相映成趣,构成精致的园林。
而江畔绿地的数百株木芙蓉,经修剪施肥精心养护,既是固堤护岸的“生态卫士”,也是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拍照点。
花海公园藏着五种芙蓉
提到木芙蓉,不少人会联想到“成都市花”的盛名,而福州的木芙蓉,同样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

芙蓉园内的木芙蓉
宋淳熙《三山志》中,木芙蓉被赋予坚韧的别名——“拒霜”,书中记载福州城宋代便有至少两种木芙蓉:一种“秋开色淡红”,另一种是“朝开纯白,午后渐红如醉”的“醉芙蓉”。
想要一睹“花开三色”的奇景,花海公园是绝佳选择。
这里集齐了5种木芙蓉:单瓣红、重瓣红、重瓣白、重瓣白变红,以及最具特色的醉芙蓉。
它们的花期从7月绵延至11月底,花期横跨夏末秋初。
其中单瓣红、重瓣白变红会正常结果,重瓣红、重瓣白少量结果,而醉芙蓉只顾尽情绽放,从不结果,将美贯彻到底。
当福州雨过天晴,一朵朵端庄的木芙蓉,会在坊巷中默默绽放,融入这座名城的城市品格,带来秋日无限风光。
记者:石磊磊/文 包华/摄
编辑:韩靓
策划:吴文霖 李永华
掌上福州客户端原创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挖英伟达墙角,百度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