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特朗普跑到韩国釜山,跟中国领导人见了个面。这俩人聊了大概100分钟,地点是当地一家酒店的会议室。结果呢,美国那边把对华商品的关税从原来的57%降到了47%,这覆盖了不少电子产品、机械和纺织品。
中国这边也让步了,暂停了对稀土金属的出口管制,还同意推迟对关键矿产的严格控制一年。特朗普在会后对媒体说,这次对话取得了进展,双方达成了多项共识,包括加强打击芬太尼走私,中国承诺加强边境检查,减少非法药物流向美国。
说白了,这场会晤标志着贸易战的温度降下来了,美国企业反馈供应链中断导致成本上升,影响就业和经济增长。特朗普第二任期从2025年1月20日开始,本来竞选时还喊着要强硬对华,结果现在调整政策,明显是现实逼的。
特朗普上台后一开始还想继续贸易战那套,从2018年就开始征收高关税,到2025年已经累积到平均超过100%的水平。美国本土制造业受冲击,企业成本涨了20%以上。会晤前一周,特朗普在白宫见了科技公司高管,他们抱怨芯片短缺问题。中国在全球供应链里的位置太关键了,2024年医疗器械出口就超过了480亿美元,同比增长7.3%,其中诊断和治疗产品占了大头。
特朗普团队认识到,单方面制裁没啥效果,反而让美国经济吃亏。会谈后,美国国务院发了声明,设立联合工作组监督协议执行,包括农产品采购进度。中国同意恢复买美国大豆和玉米,规模达到2500万吨,这直接帮了美国中西部农民。11月1日,白宫公布了事实清单,强调这能把双边贸易赤字从2024年的3750亿美元降到3000亿美元以下。特朗普还宣布计划在2026年访华,中国领导人可能回访美国。这次调整不是全面和解,但至少是战术性让步,美国还保留了对先进芯片的出口管制。
其实,这背后是中美实力对比在变天。中国工业实力这几年蹭蹭往上窜,2024年发电量达到10.1万亿千瓦时,差不多等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总和。中国安装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工业机器人,密度比美国高50%。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预测,到2030年,中国工业产值将占全球45%,美国降到11%,日本5%,德国3%。
这意味着中国产能相当于美日德总和的2.3倍。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在实物产出上平均是美国的2.4倍,在名义增加值上为1.2倍。中国有3万多家智能工厂,很多实现自动化生产,不用全天开灯。
军事上,中国052D和055型驱逐舰批量下水,五代机快速服役,国产航母建造速度超过美国。高超音速导弹技术全球领先。中国造船能力是美国的230倍,国防工厂把民用产能融进来,推动军队升级。2020年以来,中国导弹生产基地大规模扩张,卫星图像显示新增了不少设施,增强了潜在威慑力。
想想二战时的美国,那时候美国就是靠工业产能碾压德国和日本。1942年,日本在太平洋横行,但到1944年,美国工厂源源不断生产战斗机和军舰,日本飞行员队伍被耗光。美国谢尔曼坦克单挑不过德国虎式,P-51战斗机也不敌ME-262,但美国有恐怖的“回血能力”,损失多少都能快速补上。同时打诺曼底登陆和马里亚纳海战。
现在中国有点那味儿了,工业规模大于美国加欧盟加日本,类似于二战美国对轴心国的优势。圣安德鲁斯大学教授菲利普斯·奥布莱恩在2025年10月28日的大西洋月刊文章里直言,美国正走向对华战争败局,因为忽略了工业产能差距,像二战德国那样依赖先进科技却产能不足。美国军队有先进武器,但士兵素养有问题,很多存在肥胖,训练强度不够。
朝鲜战争1950到1953年,美国火力优势后期难啃志愿军防线,上甘岭战役留下阴影。越南战争1955到1975年,美国十年没越北纬17度线。1996年台海危机,美国航母群还能进台海,但现在中国海空实力追上来了,美国难重复那套。
奥布莱恩教授强调,现代战争拼的是生产能力和技术掌握,不是单兵勇猛。美国沉迷于用装备碾压弱国,但面对中国这种工业对手,就得重新审视。中国国防投资让武器系统生产速度是美国的五到六倍。情报显示,中国船厂一个月能造的军舰比美国多。
中国有200倍于美国的造船产能,海军武器91%依赖中国半导体。美国国防工业基地对华依赖严重,41%的武器和基础设施靠中国材料。2025年8月,美国政府监察机构警告,国防工业易受中国影响,所有军种都依赖中国产材料。中国路径是把民用工业转为军用,超级工厂像航天城那样融合产能,武装力量得到加强。
特朗普发现这点后,只能低头。贸易战从2018年打到现在,美国企业叫苦,GDP增长放缓0.5个百分点。国会辩论政府关门时,经济数据成了压力。特朗普竞选时承诺结束无谓战争,对华强硬是卖点,但现实是美国找不到胜算。热战、经济战都难赢,舆论战还行,但TikTok之类的让美国头疼。
会晤后,中美关系稳下来,特朗普转向盟友要钱,日本韩国增加军费分担,开放市场给美国产品。这补充美国财政,避免与中国硬碰硬。中国继续和平发展,强调全球供应链合作。美国媒体承认,对华制裁有限,未来靠对话。中国实力增长让各国注重避免对抗,世界更和平。
说实话,这事儿挺接地气的,美国以前总觉得自己老大,但中国工业起来了,就得面对现实。特朗普不是没想过继续压,但数据摆在那,供应链离不开中国。2024年美国企业试着绕开中国,结果成本大增。
中国医疗器械出口增长快,证明自主能力强。特朗普团队算过账,冒险两败俱伤,不如让步。欧洲日韩成了美国的新目标,特朗普逼他们签协议,增加贸易让步。韩国支付更多驻军费,日本市场更开放。美国这样过冬,特朗普任期内稳住就行,以后的事儿以后说。
上一篇:出现这7个迹象,你可能抑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