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11月13日讯(记者 沐方婷 通讯员 游振云/文 受访者供图) 11日,福建省沈绍安漆艺博物馆正式获颁全市首张地理标志产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标志着福州在“地理标志+数据知识产权”融合探索中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福州脱胎漆器等传统工艺的现代化转型打开了新空间。

据介绍,这张证书不仅是法律意义上的权益凭证,也是一张可溯源、防篡改的“数字身份证”。其背后依托的是区块链存证哈希技术,确保登记信息真实可信。使用手机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即可查看详细的数据来源、应用场景、算法规则等信息,为企业行使数据权益提供了初步法律凭据。
更重要的是,它将原本散落的产地、工艺、品质等核心数据,转化为可估值、可融资的数据资产,可进一步探索质押融资等新型商业路径。数据可应用于学术研究、文化推广与品牌建设等多个场景,未来可通过精准分析市场表现与用户偏好,赋能传统品牌拓展影响力,全面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作为全国唯一专注于漆艺的主题博物馆,福建省沈绍安漆艺博物馆长期以来致力于展现中国漆艺尤其是福州漆艺的独特魅力。馆长施丽玲认为,“脱胎漆器的传承与发展,未来必然与数字技术紧密相连。此次登记实现了从传统工艺保护到数字资产管理的跨越,为后续文化数据的开发与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体现了福州在传统文化数字化保护方面的先行示范意义。”
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是简单的“登记”,更构建了一套将地理标志特色转化为数据资产优势的确权、用权、维权机制。接下来,福州将继续拓展该模式,逐步推广至“福州茉莉花茶”“连江鲍鱼”等更多特色产业,让数据知识产权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