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小哥忙着分拣快递。记者 池远 摄
11日清晨5点,天色微亮,福州顺丰速运白马营业店里已灯火通明。第一波货车准时抵达。将近8点时,快递员们已早早就位,分拣作业全面展开。在有序的喧闹中,快递员梁福桥正熟练地将辖区内的包裹分拣出来,装进自己的手推车中。
“您在家吗?包裹一会就给您送上楼。”在将包裹放上手推车的同时,梁福桥的派送准备工作也同步展开。他熟练地结合电联结果与手机应用中客户设置的收件偏好提前规划路线,决定每一件包裹的归宿。
消费者在“双十一”给宠物买的罐头。记者 吴桦真 摄
而比熟悉路况更难得的,是他对街坊邻居需求的熟稔。谁家有老人需要特别关照,谁家习惯将包裹暂存驿站,谁的作息时间特殊需要晚间派送,他也一一记在心里。尽管已经烂熟于胸,他还是在每次出发前拨通电话,再确认一次。“心里有数归有数,但多问一次最保险,把事儿做到位,大家都省心。”梁福桥说。
“你好,顺丰快递!”梁福桥敲开门,热情地打招呼。随后,他开始核对收件人信息、拍照签收、确认包裹放置位置。这样的标准化流程,他一天下来要重复近300次。今年“双十一”期间,包裹量较平时平均增长30%,除了派送次数增多,收件也更加频繁,派件和收件任务在手机上交替弹出,十分考验快递员的统筹能力。
临近傍晚,梁福桥开始当天的最后一次派送,身影渐渐融入暮色。而在不远处,还有不少快递员骑车穿梭在街巷之间,为千家万户的期待而飞奔。(记者 宋亦敏)
上一篇:当技能大赛遇上“黑科技”
下一篇:来趟说走就走的“冰饭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