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0月30日深圳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市前三季度GDP达27896.44亿元、同比增5.5%,经济运行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前不久,扎根深圳的民族企业东鹏饮料亦交出亮眼答卷,前三季度营收168.44亿元,同比增长34.13%。从1994年起步到成为行业标杆,东鹏饮料的成长轨迹与深圳民营经济崛起同频,既是城市产业升级的注脚,更是民企为GDP增长注入强势动能的写照。
东鹏饮料拳头产品“东鹏特饮”
创新驱动,以多品类战略引领产业升级
作为深圳国营饮料厂改制而来的企业,东鹏饮料传承了深圳“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从2009年首创防尘盖PET瓶装东鹏特饮,到打造“1+6”多品类产品矩阵,公司始终紧跟城市产业升级步伐。
东鹏饮料“1+6”产品矩阵
2025年前三季度,东鹏饮料的多品类战略成效显著。东鹏特饮作为拳头产品,前三季度收入125.63亿元,占比74.63%,业绩表现依然稳健。电解质饮料“东鹏补水啦”表现突出,实现营收28.47亿元,占比从9.66%升至16.91%,成为继东鹏特饮后的第二大增长引擎。该产品通过380ml便携装到1L家庭装的多规格布局,精准覆盖运动、通勤、家庭等多元场景需求。同时,“果之茶”“东鹏大咖”等新品类协同发展,推动其他饮料营收占比达8.46%,充分验证了“1+6”多品类战略的成功。
东鹏饮料2025年前三季度报告部分数据
依托深圳完善的产业生态,东鹏饮料采取“精准切入+持续深耕”策略,在电解质水、茶类饮料等细分市场快速建立优势。借助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数字化基础,公司将创新高效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不仅缩短了新品从研发到落地的周期,更通过精细化运营降低综合成本,进一步拉大与行业竞品的差距,直观体现了创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全国布局,构建深度渠道谱写市场新篇
深圳民营经济“走出去”的发展格局,在东鹏饮料的全国化布局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从早期聚焦珠三角核心区域、夯实本地市场基础的深耕策略,到如今构建起覆盖全国的市场网络,东鹏饮料逐步实现了从区域品牌到全国龙头的跨越。
2025年前三季度,东鹏饮料的全国化战略取得显著成果。公司依托超3200余家经销商和超420万家有效活跃终端网点的渠道优势,成功构建了从一线城市到县域市场的全层级覆盖网络。在此基础上,广东区域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3.50%,市场占比调整至23.08%,华北地区收入实现了72.88%的高速增长,展现出公司市场布局更趋均衡、区域结构持续优化的良好态势。
东鹏饮料2025年前三季度报告部分数据
为支撑市场扩张,东鹏饮料借鉴以分布式架构推动产业链协同的先进经验,规划了13大生产基地,9大基地已投产,天津、昆明等在建基地加速推进,不仅通过缩短配送半径降低物流成本,更实现了“以动销指导生产”的灵活调度,确保新品能快速触达终端。
韧性成长,民企发展与深圳共生共荣
从濒临倒闭的国营小厂到市值数百亿的上市公司,东鹏饮料的成长史,正是深圳民营经济韧性生长的缩影。2003年,林木勤带领团队实现企业改制,迅速聚焦功能饮料赛道,通过优化产品配方、调整市场策略打开突破口,这种在转型中主动求变、破局重生的执着,与深圳特区建立初期的拼搏精神一脉相承。
在东鹏饮料的发展历程中,深圳这座城市的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优化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深圳政府持续出台鼓励创新、扶持民营经济的政策,从税收优惠到产业引导基金,从人才引进计划到知识产权保护,为东鹏饮料等民营企业提供了肥沃的成长土壤。同时,东鹏饮料也积极回馈城市,通过公益事业、推动就业等方式,为深圳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实现了企业与城市的双向赋能。
结语
展望未来,东鹏饮料作为深圳民营经济的典范,将继续与这座创新之城共同成长,在产品创新、市场开拓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持续发力,以更强劲的发展势头为深圳乃至中国饮料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故事,更是深圳这座城市持续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在城市与企业的良性互动中,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发展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