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无前例!银行开始下场卖房了。
创始人
2025-11-11 08:15:37
0

当一套市场估价约200万元的房产,在某第三方拍卖平台以150万元成交,且出售方直接显示为银行时,市场才意识到:银行已不仅是信贷的提供者,更已成为房产交易场中不容忽视的“房东”。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四川农信、广东农信等机构密集挂牌,单家挂牌量甚至突破万套,标志着银行房产直售从零星尝试走向规模化运作,这背后是银行业面对不良资产压力的集体选择与战略转身。

1、为何银行亲自“下场”卖房?

银行所售房产,主要为借款人违约后经司法程序收回的抵债资产。随着部分区域房贷断供率攀升,这些房产从“抵押物”变为“负资产”,不仅无法生息,每年还产生房产税、物业费等持有成本,个别项目年持有成本甚至超过20万元。

传统处置路径日渐失灵:司法拍卖流拍率高、周期动辄长达3—4年;若选择债权转让,折价率常达30%以上,银行最终回收率可能低于三成。相比之下,通过阿里、京东等平台直接面向市场,银行能大幅压缩处置周期、提升资金回收效率,成为当前环境下止损回血的最佳路径。

2、直售业务格局:中小银行成主力,成交冷热不均

从挂牌规模看,农信系统与地方城商行是绝对主力。四川农信挂牌超2.4万套,广东农信亦超1.2万套;吉林银行、天津银行等挂牌量也达千套级别。国有大行则更为审慎,农业银行同期挂牌不足700套,聚焦于核心区位优质资产。

成交表现则呈现高度分化。兰州农商行在沈抚新区的房源单价仅2300元/平方米,因区位偏远,数百套无人问津;而农业银行在大连中山区的两居室,因地段优越且定价低于市价10%—30%,咨询量持续走高。数据表明,区位价值仍是决定不良资产能否“变现”的根本因素。

3、银行逻辑:从“被动接收”到“主动经营”

银行直售房产,本质是以投行思维盘活存量资产,实现三重目标:

控风险:所有直售房产均已完成司法确权,产权清晰,有效规避隐性租约、二次抵押等后续纠纷;

提效率:传统处置需6个月以上,直售模式可压缩至3个月内,加快资金回笼;

优配置:回笼资金可重新投入信贷循环,将“沉没资产”转化为生息资本,提升整体资本回报。

对刚需:放弃等待“绝对底部”,在“分化市场”中寻找机会。聚焦银行直售的核心地段房源,以“住得舒服、未来好卖”为准则,结合自身真实需求理性上车。

对开发商:竞争赛道已从规模转向价值。必须超越“盖房子”,转向“造生活”,用强大的“产品力”和“服务力”打造未来的好房子。

对经济:当前的风险出清是阵痛,更是新周期的起点。唯有化解房地产风险,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经济才能摆脱“土地财政”,走向更可持续的道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