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优化教育教学环境,保障教师专注主责主业,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若干措施的通知》,对深化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作出系统部署。
8条措施,每一条都呼应中小学教师的关切。比如,严禁以调研、评估、指导、监测等名义变相开展督查检查考核;不得要求教师承担汇演展览等非教育教学任务;原则上不得要求教师参加非教育教学培训;非必要不得强制要求教师上传工作照片、视频和轨迹等。
教育是一项静待花开的工作,需要教师全心投入、精心守护。为教师减负,就是为教育赋能。那些与教育教学关联不大的检查、填表、摊派等任务,成为中小学教师的“不可承受之重”,以至于出现“教师很忙,但忙得不对地方”。如果教师的精力被频频挪用,难免导致备课时间遭侵占、教学研讨被挤压、与学生谈心机会受压缩,必然影响到立德树人的质量。
为教师减负,重在标本兼治。从事前源头把关,到事中规范管理,再到事后监测问责,构建全链条治理机制,才能让中小学教师守住教书育人的“主战场”,做好主业,尽到主责。
为教师减负,关键在落实。《通知》明确指出,要强化监督指导,对执行不力、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单位进行约谈通报,严肃追责问责。精准施策,落到实处,才能取得实效。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卸下重负,方能轻装育人,为教师减去不必要的负担,就是为孩子们的未来筑基。期待随着减负措施的扎实推进,能看到更多教师心怀热忱,倾注课堂,浇灌未来。
下一篇:黄金到底还能不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