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00份申请批一半,欧盟盼来特殊渠道,中方一锤定音牢握话语权
创始人
2025-11-10 17:45:04
0

欧盟终于在稀土供应问题上找到了“特殊渠道”,让2000份稀土申请的审批进度过半,似乎给稀土供应带来了一丝希望。然而,实际上,中方早在此问题上做出了决定,态度一直没有改变。

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最近表示,欧盟与中方已经就稀土供应问题进行了多次沟通,特别是针对加快审批的事宜。经过几轮讨论,中方同意和欧洲建立一个“特殊渠道”,用以加快对欧洲的稀土申请审批。虽然这一消息还没有得到中方的正式确认,但欧盟方面已表示希望此举能加速进程。目前,欧洲已经向中方提交了大约2000份申请,审批进度已经过了一半。假如“特殊渠道”得到确认,未来的审批速度可能会更快。

谢夫乔维奇还指出,自从中方修改了出口管制条例后,欧盟的生产和制造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应对这一变化,欧盟开始推动爱沙尼亚等国家发展稀土产业。然而,从勘探到建设工厂,再到规模化产能的形成,预计这一过程需要5到8年,短期内根本无法改变全球的稀土供需格局。

中国之所以在稀土领域占据优势,主要得益于其在稀土资源的加工工艺方面的技术优势。中国能够将稀土原料通过一系列高精度加工工艺,转化为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这些年来,中国在稀土分离提纯技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走在了世界前列。同时,中国在稀土产业链的配套方面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从稀土矿的开采到深加工再到最终生产出高附加值的稀土材料,整个产业链的高效协同,保障了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的竞争力。

因此,凭借“技术”和“原料”双重保障,中国在稀土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即便有原料,也难以突破技术难关。

欧洲的稀土困境,其实是自作自受。过去,欧洲曾盲目跟随美国,采取强硬态度,试图在稀土等关键资源领域对中国进行封锁和打压。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的做法,使得欧洲在稀土问题上陷入了被动局面。

实际上,中国在稀土问题上的立场一直很明确。无论是对美国还是对欧洲,中方的态度始终如一。中国的稀土审批并非“一刀切”,也不是针对某一个国家。只要相关企业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完成必要的申请程序,正常的需求就能获批。只要合法合规,中方不会无缘无故地限制任何国家的正常贸易需求。

真正受到限制的,往往是那些试图绕过监管、钻空子,或者将稀土用于敏感领域的买家。例如,一些国家一方面从中国购买稀土,另一方面却在背后做出对中国不利的举动,甚至支持敌对势力。对这些国家,中方自然会收紧审批。这并不是“报复”,而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国际贸易的公平。

稀土问题的关键,最终不在于谁声音更大,而在于谁的规则更公平、更可持续。中国正致力于为全球稀土供应链的稳定作出贡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