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11月10日讯(记者 朱丽萍 通讯员 游振云 文/摄)坐大摆锤时担心设备稳固性?玩海盗船时顾虑安全防护是否到位?这些让家长揪心、游客关心的大型游乐设施安全问题,现在有了“看得见的答案”。11月10日,记者从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近日该局联合晋安区市场监管局,前往福州市儿童公园开展大型游乐设施专项执法检查。

本次检查创新采用“执法+直播”模式,全程公开透明。福州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调研员高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处长林峻峰同步做客福州新闻广播“我执法,我普法”栏目。两人在直播间实时关注执法现场动态,一边结合检查环节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普法,一边在线解答网友提出的游乐设施安全疑问,让执法过程成为生动的普法课堂。

让执法成为生动的普法课堂
现场,执法人员重点对摩天轮、大摆锤两类热门大型游乐设施展开细致检查。检查内容围绕多方面关键环节展开:重点检查游乐设施是否按规定张贴标识,确保安全提示清晰可见;查阅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以及设备日常运行记录,确认管理流程规范;设备操作人员是否持有效证件上岗,保障操作专业性;调取并查验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追溯设备维护保养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与摩天轮相比,大摆锤因运行特性不同,对乘客的身高、年龄设定了更为严格的准入限制,这一细节也被纳入本次重点检查范围。
从本次对儿童公园两台大型游乐设施的抽查情况来看,园区整体安全管理状况良好,设备运行、制度落实等核心环节均符合规范要求。不过检查中也发现摩天轮轿厢内乘客注意事项标语存在破损,要及时更换。

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颜朝友表示,大型游乐设施定期检验周期为1年。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使用单位需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的1个月以前向检验机构申报,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设备不得继续使用。依据《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技术规程》要求,检验人员会对设备运行维护保养情况、设备宏观状况、受力部件、安全保护装置、电气控制系统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试验以及必要的无损检测;检验结论分为“合格”“整改后合格”“不合格”等三种。

提醒:乘坐大型游乐设施需“三核查、两遵守、一警惕”
除场外执法检查,在直播互动中,“乘坐大型游乐设施需注意哪些事项”是广大听友和网友提问最集中的问题,对此,高峰特别强调,相关注意事项可归纳为“三核查、两遵守、一警惕”。
一是乘坐前“三核查”,主动规避风险。
1.核查设备资质:确认设施是否张贴市场监管部门核发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有效期通常1年),无标志或超期的设施绝对不乘坐,这是《特种设备安全法》对运营方的强制要求,也是消费者的核心安全保障。
2.核查自身条件:仔细阅读入口处的乘客须知,确认自己的年龄、身高、体重是否符合要求,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恐高症等疾病,或饮酒、身体不适时,切勿乘坐,这既是对自身安全负责,也能避免因身体原因引发事故。
3.核查设施状态:观察设施外观是否有明显破损(如座舱裂痕、安全带老化),运行前听工作人员讲解安全注意事项,若发现设施异响、晃动异常,可当场质疑并拒绝乘坐。
二是乘坐中“两遵守”,确保安全有序。
1.遵守操作规范:按工作人员指引系好安全带、放下安全压杆,确保安全装置扣紧;在设备完全停稳并得到工作人员明确指示前,绝对不要自行解开安全装置或试图离开座位。这是《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规定》中对乘客的明确要求,违规行为可能直接导致坠落风险。
2.遵守现场秩序:排队时不插队、不推搡,上下设施时待其完全停稳,不与工作人员或其他乘客发生争执,避免因秩序混乱影响设施正常运行,或错过关键安全提醒。
三是突发情况“一警惕”,冷静科学应对。
若运行中遇突发故障(如设施骤停、安全装置异常),第一时间保持冷静,切勿惊慌尖叫或擅自操作应急装置。按照工作人员的指令行动(如等待救援、配合解开安全装置),同时留意身边的应急出口和救援通道,切勿尝试自行攀爬或跳离设施,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此外,游客如发现大型游乐设施存在安全隐患、设施安全管理不到位或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时,请勇于行使监督权,及时向现场工作人员提出或者通过拨打电话“12315”等渠道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