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恒生物IPO短债缺口1.7亿,郭恒华高薪挖来大客户副总裁
创始人
2025-11-10 09:45:40
0

文/瑞财经 李姗姗

二十年前,41岁的郭恒华做出了一个彻底改变人生轨迹的决定,辞去国企高管职务,投身创业。

郭恒华毕业于合肥化工技校,1982年,刚满18岁的她被分配到合肥化工厂(安徽氯碱化工的前身,现中盐红四方),一干就是20多年,从基层做到了集团常务副总经理。

2003年,身居高位的郭恒华离开老东家,筹备创业。两年后,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华恒生物(688639.SH)诞生了。

经过近二十年发展,华恒生物凭借技术突破成为全球生物基产品市场细分领域龙头。2021年成功登陆上交所,截止11月7月收盘A股市值约90亿元。近日,华恒生物又向港交所发起冲击。

近年来,为抢占市场份额,华恒生物持续扩张。但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产能利用率仍高达107%。此次赴港IPO,公司计划公开募资再度升级产能。

01

赴港IPO前国资加持

郭氏兄妹控股30.78%

华恒生物的前身华恒有限成立于2005年4月,初始注册资本100万元。完成股份制改革后,公司由郭恒华、郭恒平兄妹二人控制92%股权,张学礼持股8%。

2016年6月,华恒生物曾递表上交所主板,但次年12月撤回上市申请。外界将中止上市的原因,与2017年2月、6月郭恒华因债务导致的法律纠纷、股权冻结联系起来。

时隔四年,股权冻结问题得以解决,华恒生物成功登陆了科创板,以23.16元/股的价格发行2700万股A股,募资净额5.59亿元。

此次递表港交所的前一年,华恒生物刚刚完成定增,向9名投资者合计发行2112.25万股A股,募资净额6.84亿元。

穿透后,投资者多为国企及知名投资机构,包括国元金控、长春金控、厦门钨业湖北文旅、广东开发区控股集团、基石资本、君来资本等。

募集资金用于建设“丁二酸联产缬氨酸/肌醇项目”和“苹果酸联产色氨酸项目”。截至2025年6月末,投资进度已全部达成,但投产日期出现延期。今年9月,华恒生物公告,拟对 “苹果酸联产色氨酸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由2025年延期至2026年10月。

递表前,郭恒华直接持有公司18.08%股权,并通过控制宁波睿合远、恒润华业以及与胞兄郭恒平的一致行动关系,合计控制公司30.78%表决权。

02

执董全员涨薪

IPO前核心技术人员接连离职

华恒生物的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包括5名执董、1名非执董及3名独董。

郭恒华现年61岁,担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给大了她两岁的郭恒平安排了非执行董事的职位。另外4名执董分别是张学礼、张冬竹、樊义和Mao Jianwen (毛建文)。

其中,张学礼的到来曾对华恒生物的转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司成立初期主要从事传统化工制造,但郭恒华深知这条赛道的前途并不明朗,因此一直在寻找绿色环保产品,一款叫作丙氨酸的小众产品走进了她的视野。

彼时,丙氨酸主要依靠化学合成,关键要靠掌握新技术的高端人才。郭华恒为了寻找人才,不惜通过跑产业大会、给研究人员写信等方法,终于在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研究所,结识了张学礼。

当时,这位刚回国不久的“80后”青年教授,手里正握着全生物法生产丙氨酸的技术。履历显示,张学礼拥有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微生物学和细胞科学系博士后学位,毕业后留美任教,担任研究助理教授。

2013年11月,华恒生物完成股改那年,张学礼以董事身份加入了,并以技术入股。截至2025年9月末,张学礼直接持股3.01%,为公司第三大股东。

目前,张学礼还担任公司首席科学家,但他的薪酬(包括薪金、津贴、酌情花红、实物福利及退休计划供款)是华恒生物执董中最低的。2022年-2024年,张学礼薪酬分别为25.6万元、25.9万元及26.7万元,其他执董则在百万元左右。

Mao Jianwen (毛建文)在加入华恒生物次年,就成为公司薪酬最高者。2022年-2024年,分别领薪163.8万元、169.2万元及181.8万元。2025年上半年,其薪酬再次登上新台阶,达到227.5万元,超过了2024年全年水平。

毛建文目前还担任公司副总经理,主要负责公司的美国业务发展。加入华恒生物前,2013年1月至2021年2月,毛建文曾担任巴斯夫德国一家化工企业)全球副总裁。

不止是毛建文,2025年上半年,华恒生物执董集体涨薪,尤其是郭恒华、张冬竹和樊义,上半年各领薪139.2万元、113.3万元及102.1万元,半年薪酬达到百万级别,同比2024年上半年翻了一倍左右。

瑞财经《预审IPO》注意到,此次IPO前,公司有两位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包括刘志成、邓杰勇,离职原因均为个人原因。其中,刘志成最后职位是MA项目经理,邓杰勇为秦皇岛华恒高级经理。

03

内卷加剧下以价换量

IPO前增收不增利

生物基产品被认为是“碳中性”的,在全球石化资源日益匮乏、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不断加剧的情况下,生物基产品以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为基础,发展可持续、可再生且环保的“绿色经济”,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华恒生物便是一家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的企业,专注于依托生物制造技术,开展生物基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生物基产品主要包括氨基酸系列产品(主要为丙氨酸系列、L-缬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等;维生素系列产品(主要为D-泛酸钙、D-泛醇、肌醇);其他生物基产品。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动物营养、日化护理、食品和饮料、先进材料、植物营养等行业。

目前,华恒生物已在行业细分市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以2024年收入为衡量标准,公司L-丙氨酸及L-缬氨酸的市场份额分别位居全球第一。

招股书提及,当前,生物基产品需求持续增长,而优质绿色原料的供给未能赶上,仍存在缺口。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全球生物基产品市场由2020年的228亿美元增加至2024年的

42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6%;预期将由2030年的801亿美元进一步增加至2035年的1091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1.3%,而2030年至203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4%。

同时,国内的生物基产品市场由2020年的86亿美元增加至2024年的19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3.4%,并预期于2030年进一步达到397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2.2%。市场空间广阔。

站在行业风口上,华恒生物实现业绩攀升。2022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公司生物基产品销量分别为6.21万吨、7.98万吨、10.75万吨及7.46万吨;各期收入分别为14.19亿元、19.38亿元、21.78亿元及14.89亿元,持续增长。

近年来,合成生物行业入局者众多。上市企业包括丰倍生物(603334.SH)、凯塞生物(688065.SH)、金丹科技(300829.SZ)、万华化学(600309.SH)、元利科技(603217.SH)等。据天眼查,近3年成立的、经营范围包含“合成生物”的企业数量就高达9万多家。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华恒生物不得不采取“以价换量”的策略。自2022年以来,公司维生素系列产品售价持续下跌,由2022年的8.95万元/吨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11万元/吨,降幅65.25%;同期,收入占比7成左右的氨基酸系列产品价格,也在波动中下跌了20.63%至1.5万元/吨。

受售价下跌的影响,2025年上半年,公司维生素系列产品收入同比下降了4.87%。

产品价格下滑,直接影响到公司盈利水平。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分别为38.7%、40.4%、24.8%及23.5%,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水平较高峰时期跌去了16.9个百分点。

2025年上半年,维生素产品毛利率仅有6.6%,同比减少29.2个百分点;氨基酸产品毛利率为30.4%,同比下降6.1个百分点。

报告期各期,华恒生物的净利润分别为3.19亿元、4.47亿元、1.85亿元及1.09亿元,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同比分别下滑58.67%、26.25%。

从销售地区来看,华恒生物境外销售收入持续增长,2024年达到10.73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接近一半。

2022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最大客户A是一家德国企业,向其销售金额分别为2.18亿元、2.56亿元及1.38亿元,占比15.4%、11.8%及9.3%。

根据推测,该客户A应是巴斯夫,早在2013年便与华恒生物建立合作。据公司在上交所的招股书,2017年-2020年上半年,巴斯夫为公司贡献50%左右的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公司执董兼副总毛建文曾是巴斯夫全球副总裁以外,公司执董、副总兼财务负责人樊义也曾在巴斯夫任职,担任大中华区财务部经理、大中华区并购负责人。

04

固定资产增加24.5亿元

产能利用率107%

为加强自身在红海中的竞争实力,抢占市场份额,华恒生物开启全面扩张之路。

自上市以来,华恒生物将公开融资累计获得的13.25亿元,主要砸向产能建设。长丰、秦皇岛巴彦淖尔赤峰四大生产基地拔地而起,2024年总产能达10.92万吨/年,其中,丙氨酸3.65万吨/年,缬氨酸6万吨/年。

2025年上半年,华恒生物产能利率高达107%。

产能利用率拉满,公司存货规模升高,报告期各期末分别为1.36亿元、2.26亿元、4.07亿元及5.09亿元,主要是制成品和原材料大幅增加。存货周转天数由51天增长至72天。

大规模扩产,华恒生物固定资产规模扩大。报告期内,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金额分别为9.52亿元、26.2亿元、32.13亿元及34.06亿元,期内增长了2.58倍。

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在建工程账面价值为13.67亿元,主要包括“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生物基产品原料生产基地项目”2.14亿元,“年产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生产建设项目”4.37亿元,“生物法年产5万吨1,3-丙二醇建设项目”3.38亿元,“75T锅炉和液糖扩建项目”0.81亿元,“交替年产6万吨三支链氨基酸、色氨酸和年产1万吨精制氨基酸项目”2.62亿元。

大量资金投入产能建设,华恒生物投资活动现金流呈现净流出,报告期各期分别为-3.42亿元、-11.27亿元、-9.3亿元及-2.61亿元。

而由于借款以及定增融资,华恒生物融资活动现金流持续净流入,期内分别为646.1万元、10.25亿元、7.81亿元及1.5亿元。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79亿元,短债为5.51亿元,存在1.72亿元短债缺口。

此次赴港IPO募集资金,华恒生物将用于全球扩张业务合成生物使能技术、新产品及解决方案开发;产能升级;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附:华恒生物上市发行中介机构清单

独家保荐人: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金杜律师事务所安徽天禾律师事务所、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有限法律责任合伙、北京市通商律师事务所

审计师及申报会计师:容诚(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行业顾问:弗若斯特沙利文(北京)谘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