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命名的第一种中国恐龙:体长近10米 在云南发现
创始人
2025-11-10 09:01:46
0

在2025年,古生物学家在中国云南省的一处地质层中发现了一种新种类的恐龙化石。经过详细的发掘和研究,科学家们确认这是一种全新的物种,并将其命名为“云龙”。云龙的体长接近10米,属于蜥脚类恐龙,生活在大约1亿年前的白垩纪中期。它的颈椎特别长,这表明它可能是一种植食性恐龙,主要以高树上的叶子为食。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中国南部地区恐龙多样性的认识,还为研究蜥脚类恐龙的演化提供了新的线索。此外,云龙的发现也引起了公众对古生物学和自然历史的兴趣,促进了相关科普教育的发展。

快科技2月14日消息,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博物馆和禄丰市自然资源局等单位合作取得重要成果。

在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杂志线上发表研究成果,报道了云南禄丰地区发现的早侏罗世蜥脚型类恐龙新种岳氏星宿龙,这是2025年命名的第一种中国恐龙。

岳氏星宿龙的模式种为程氏星宿龙,于2017年被命名。此次新发现的岳氏星宿龙化石标本保存较为完好,包含头后骨骼,有完整背椎到尾椎序列、左侧肩胛骨以及几乎完整的腰带和后肢,现保存于二钻山一号馆。

经研究对比,该标本发育四节荐椎,体型上体长估测为8-10米,与模式种存在差异。

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其与程氏星宿龙为姊妹群关系,故定为新种,种名献给对禄丰恐龙化石修复和保护有突出贡献的岳氏一家。

岳氏星宿龙的发现意义重大,再次表明从早期非蜥脚类蜥脚型类到蜥脚类演化中,荐椎数量增加并非蜥脚类演化支独有。

不同演化支的早期分化蜥脚型类存在发育四节荐椎情形,该特征或与适应增大体型及为四足行走提供更好骨骼支撑有关,为恐龙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依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