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公亭下忆峥嵘——追寻何遂将军在台江的红色印记
创始人
2025-11-09 11:35:31
0

近日,随着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吴石将军“引路人”——何遂将军的故事再度被大众关注。

位于台江潭尾街的遂公亭。

“滩行最险处,涛声乱入耳;仰视不可攀,返顾莫能止。何安复何危,瞬息决生死;远游良多艰,壮心未能已。”近日,记者来到福州市双虹小学的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内,学生们正念着何遂15岁时写的诗作,清脆的声音仿佛将时光拉回那个年代。诗句中的艰险与决绝,恰似何遂半生革命的缩影——从辛亥风云到北伐烽火,从护法运动到抗日战场,他始终在时代激流中砥砺前行。

何遂是辛亥革命元老,曾任黄埔军校代理校长等职,在黄埔系将领中有很大影响力。抗战初期,何遂广泛结识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共领导人,清醒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何遂虽不是中共党员,但他的三子一女和一个儿媳都是中共党员。吴石正是通过与何遂的关系与中共建立直接联系。

福州市双虹小学校长陈瑜为学生们讲述何遂将军的故事。

“双虹小学是福州地区较早燃起革命火种的地方。”福州市双虹小学校长陈瑜介绍,学校前身是双虹书院,创建于清代中叶。1918年,何遂结束一战观战团的任务,回国后即赴广州,被任命为靖闽军司令,回福州组织策划推翻军阀李厚基的兵变。彼时,何遂一方面与广东护法军政府派出的援闽浙军代表沈钧儒、吕公望合作策反驻闽部队,另一方面带领一批热血青年在上下杭潜伏刺杀军阀李厚基。热血青年就包括吴石。尽管计划最终未能成功,但何遂与吴石死里逃生的经历,为一段跨越生死的革命情谊埋下伏笔。

在距离福州市双虹小学不到两公里的潭尾街,一座重檐半边亭静静伫立在街区一隅,“遂公亭”三字庄重典雅,亭柱楹联“毕生殚力唯忠义,处世倾怀寄翰词”笔力遒劲。“这副楹联中‘毕生殚力唯忠义’一句,来源于吴石将军的绝笔诗。”何遂将军堂侄孙林实介绍,潭尾街正是何遂与吴石的“结缘之地”——恰逢国难当头,为护山河无恙、救黎民于水火,二人毅然投笔从戎,在上下杭践行着“毕生殚力唯忠义”的誓言。此后多年,他们始终以民族大义为念,历经烽火洗礼仍坚守爱国气节。楹联后半句“处世倾怀寄翰词”,则成了他们在乱世中以笔墨抒家国之志的真实写照。

何遂之子何康等撰写的《从大陆战斗到台湾——缅怀吴石伯伯》一文中提到:“吴石与父亲是几十年的生死之交,他也把我家兄妹视若子侄。吴石确实是受父亲影响并通过父亲和共产党建立直接关系,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人民解放和国家统一大业,最终壮烈牺牲的。这期间,吴石表现了很高的自觉性、主动性,他强烈的爱国思想、民族意识,嫉恶如仇的正义感和待人的侠义真诚,至今活在我们心中。”

这份以生命托付的信任,在台江留下了永恒的印记。为纪念何遂、吴石当年在潭尾街的行动,弘扬革命精神,遂公亭于2020年建成。如今,遂公亭已经成为上下杭红色旅游线路中的一个打卡点。游客还可以在附近寻访中孚药行、生顺茶栈、浦城会馆等红色遗迹,来一场深度的“红色之旅”。

何遂、吴石离开福州后,与他们一起从事斗争工作的吴仲禧、林亨元继续传承他们的革命精神,在双虹书院旧址上成立双虹小学,林亨元为第一任校长,吴仲禧为双虹小学的董事之一。他们以办学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1933年“福建事变”失败后,林亨元等人决心跟中国共产党走,双虹小学从此成为党组织地下活动的重要据点,为福州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福州市双虹小学已成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福州市党性教育实践基地。为传承红色基因,近年来,学校的骨干团队开发设计《以天下为己任——振兴中华》和《永不消逝的彩虹》校本课程,成立红领巾志愿讲解服务队。此外,学校每学期开展“九个一”德育活动,让爱国主义教育传承落地生根。“接下来我们还将计划追寻革命先驱何遂将军的足迹,开展项目式的红色主题研学活动,让红色的种子从小播撒在学生们的心中,让红色血脉生生不息。”陈瑜说。(记者 林舒颖/文 叶诚/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