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式。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编造虚假信息,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公安网安部门作为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力量,针对此类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使用AI技术编造、传播谣言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不仅会受到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公安网安部门通过加强网络监测、提高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此类事件,有力地维护了网络空间的安全与健康。同时,也提醒广大网民要增强法律意识,理性对待网络信息,不信谣、不传谣,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通过上述措施,公安网安部门有效遏制了利用AI技术编造谣言的现象,保护了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这不仅是对违法行为的有力震慑,也是对公众安全和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
近期,有网民利用AI技术捏造四川宜宾山体滑坡灾害的信息,制造并传播“四川凉山发生山体滑坡灾害”的系列谣言,引起当地群众恐慌和网民质疑。公安机关网安部门迅速采取行动,打击这些网络谣言,以维护社会秩序。
其中一例发生在2025年2月9日,重庆市垫江县网民周某为了获取流量收益,使用AI工具生成了一篇关于“四川滑坡事件中有一名男子笑得那么开心”的帖文,并在网上发布。该信息是通过搜索与事件无关的图片和文章编辑而成,虚构了四川凉山州美姑县发生山体滑坡及当地民众面对灾情不悲反笑的情景。这一行为扰乱了公共秩序,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周某因此受到了属地公安机关的行政处罚。
另一例则发生在2025年2月11日,广东深圳网民许某鑫同样为了吸引粉丝和赚取流量收益,使用AI工具生成了一篇关于“四川山体滑坡”的文案。然而,这篇文案中的灾害发生地、救灾情况等细节均为AI工具凭空捏造,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这导致“四川凉山州遭遇山体滑坡”的谣言进一步扩散,扰乱了公共秩序,也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许某鑫也因此被属地公安机关处以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