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海内外云厂商发展与现状(二):AI投入、算力建设梳理与ROI测算
报告共计:48页
海内外云厂商AI布局与发展现状总结
当前海内外云厂商正加大AI领域投入,资本开支、算力建设、芯片研发及商业化变现均呈现显著发展特征。
资本开支方面,海外云厂商从2023年三季度开始加速投资,国内厂商则晚约一年,于2024年中旬启动增长。海内外厂商资本开支同比增速均保持50%以上,头部云厂商资本开支金额已与全年云收入基本相当,且多家厂商将超100%净利润、60%以上经营性现金流投入其中。为维持高投入,厂商纷纷采取AI基础设施金融化操作或加大融资租赁力度,此次AI投资扩张周期预计将持续五到六年。
算力建设上,全球数据中心投入规模快速增长,2025年预计达6000亿美元,2030年前有望增至3-4万亿美元。海外厂商中,微软计划未来两年数据中心总规模扩大一倍至10GW;谷歌三年累计投入超1700亿美元,GPU与TPU算力各占一半;亚马逊AWS目标2027年底算力翻倍,自研芯片具备显著价格性能优势。国内方面,阿里巴巴未来三年将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基础设施,2032年数据中心能耗预计达15GW;国内厂商普遍加大国产算力采购与大集群建设。
芯片布局领域,ASIC产品明后年将密集落地,当前英伟达在算力市场占据80%以上份额,尤其是训练场景。谷歌TPU与英伟达GB200在性价比和能效比上基本可比,多家云厂商通过自研或合作开发ASIC芯片,追求供应链自主可控与成本降低,国产芯片厂商也在推理性能等方面持续追赶。
商业化变现方面,AI云业务涵盖GPU租赁、MaaS/API服务、PaaS/SaaS服务等形式。海外云厂商中,微软云、谷歌云AI相关收入保持高速增长,国内厂商AI云收入以GPU租赁为主要来源,MaaS层增长显著。从投资回报来看,海内外头部云厂商AI业务预计2030年现金流贡献转正,ROIC可达10%以上,投资回收周期约六到十年。
整体而言,海内外云厂商正通过持续的资本投入、算力扩张、芯片自研及商业模式创新,推动AI产业发展,行业呈现重资产、长周期、高增长的发展态势。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