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说财经讯: 11月7日,央行最新数据一出炉就炸了锅!截止10月末,中国黄金储备达7409万盎司(约2304.5吨),环比再增3万盎司!
这已经是央行连续第12个月增持黄金,黄金占外汇储备比重飙升至8.89%,创下历史新高。
要知道现在国际金价早突破4000美元/盎司,处于历史高位,别人都在犹豫要不要卖,手握3.3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央行,为啥反而“越贵越买”?
这波长达一年的“囤金潮”,到底在对冲什么风险?背后又释放了什么信号?接着往下看!
01、中国央行连续12个月储备黄金,全球都在跟风?
先搞清楚这波增持的核心数据和节奏,看完你就知道有多反常又有多坚决:
- 增持节奏:2025年1-10月,央行每月都没停,从1月增持16万盎司到10月的3万盎司,采用“低量多次”的补仓方式,一年累计增持超80万盎司。
- 资产规模:目前黄金储备市值已达2972亿美元,而我国外汇储备连续三月站稳3.3万亿美元,创下2015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 全球趋势:不只是中国,三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金220吨,环比增长28%,波兰、土耳其等国更是疯狂加仓,土耳其已连续26个月增持。
简单来说,这不是中国单独的操作,而是全球央行的“集体行动”。但别人囤金可能是为了避险,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连续12个月的坚持,背后肯定有更深的战略考量。
02、为何中国央行连续囤积黄金?
连续12个月囤积黄金,为何中国央行持续买入黄金储备呢?
核心原因就3个!
第一、地缘风险“避风港”:给国家财富上保险!
现在全球不太平,美澳签署85亿美元关键矿产协议,搞供应链“去中国化”;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大国竞争越来越激烈。
黄金这东西,不管是战争还是经济危机,永远是硬通货——它不像纸币,没人能随便印,也不受任何国家政策影响。
央行这波操作,就像给国家财富买了份“交强险”。哪怕未来美元波动、地缘冲突升级,手里的黄金能直接兑换物资、稳定汇率,相当于给金融体系装了个“压舱石”。
第二、外汇储备“去美元化”: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
过去全球都认美元,但现在美元信用在松动。数据显示,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跌至30年来最低的56.32%,而黄金占比却从24%飙升至30%。
我国外汇储备里,美元资产占比不低,一旦美元贬值,外汇储备就会缩水。增持黄金,就是给外汇储备“换血”——降低对单一货币的依赖,让资产组合更稳健。就像普通人不会把所有钱都存银行,央行也在做“分散投资”。
第三、人民币国际化“硬支撑”:让人民币更有底气!
现在人民币已经是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跨境收付金额半年就达35万亿元。但要让更多国家愿意用人民币、存人民币,得有硬资产背书——黄金就是最好的“信用凭证”。
手里的黄金越多,其他国家对人民币的信心就越足,愿意用人民币做贸易结算、纳入外汇储备的国家也会越来越多。这波囤金,本质是给人民币国际化“铺路”。
03、未来趋势:囤金潮会持续吗?金价还会涨吗?
对于未来中国央行的黄金储备趋势和金价,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预测:
第一、央行会继续增持!
目前我国黄金占外储比重才8.89%,远低于全球15%的平均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而且全球95%的央行都计划继续增持黄金,这波“囤金潮”至少还会持续2-3年。
第二、金价长期上行但有波动!
高盛、摩根大通都预测,2026年金价可能突破5000美元/盎司,但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如果美联储加息、全球风险缓解,金价可能回调,但长期来看,“去美元化”和地缘风险会持续推高金价。
第三、全球货币体系变天!
黄金占比上升、美元份额下滑,意味着全球货币体系正在从“美元独大”向“多元化”转变。未来人民币、欧元、黄金会形成相互制衡的格局,这会深刻影响我们的贸易、投资和财富配置方式。
所以啊,中国央行连续12个月囤金,核心是为了对冲地缘风险、优化外汇储备、支撑人民币国际化,这不是短期操作,而是长期战略。
对普通人来说,不用盲目跟风买黄金,但要记住:未来财富的核心逻辑,是“稳健为王、分散配置”。
最后问问大家:你觉得央行接下来还会继续增持黄金吗?普通人该通过黄金ETF、金条还是黄金首饰来配置黄金?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说你的看法!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