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届福州金秋菊花展7日在福州西湖公园开幕,将持续20天。此次共展出1000多种、4万余盆菊花,设置13个大型展点和若干菊花小品。现场有哪些精彩看点?记者6日提前探访,为您准备了“赏花指南”。
《三山雨中游西湖》展示辛弃疾游西湖的诗词意境。
西湖公园南大门:流光溢彩
西湖公园南大门是菊展期间市民游客入园赏花的主要入口。菊展团队通过悬崖菊打造出绚烂的“五彩瀑布”,在这里,一朵彩菊不再只是一朵花,更是菊瀑里翻腾的“水花”,为游客带来壮观的视觉效果。
在夜晚灯光的映衬下,菊瀑显得流光溢彩,是游客不可错过的景点。
“菊韵华章”展点。
柳堤:菊溯流芳
菊展期间,西湖公园的柳堤被在两侧花圃安家的菊花装扮成一座“五彩桥”,引得游客争相拍摄。
亭亭玉立的什锦菊很是惹眼,它与一朵朵绽放的大球菊、小球菊组成亮色花廊,既营造了热烈的氛围,也展示着秋菊的多姿多彩。
菊展期间,柳堤还将以展板的形式,展示历年西湖菊展的精彩瞬间和福州菊花培育成就。
开化寺前假山:金秋菊颂
在开化寺前假山的展点,大悬崖菊如彩色瀑布从山顶倾泻而下,彩色丝带勾连婉转,将芬芳和绚烂一路延伸。500余盆品种菊在各色缤纷小菊的衬托下,如同绰约仙子,袅袅婷婷,在风中摇曳生姿,组成菊展的“菊颂”篇章。
在“金秋菊颂”展点的打造过程中,菊展团队还打造了仿真菊花景观。借助开合器,仿真菊花可在花丛中呈现“一花开”“一花合”的动态效果,为景点增添了独特韵味。
“蝶舞菊漾”展点。
开化寺喷水池:蝶舞菊漾
距离“金秋菊颂”展点不远处便是“蝶舞菊漾”展点。水池里的假山上,绿植盆景郁郁葱葱,石猴灵动地在假山之间“穿梭”,花团锦簇的彩菊为假山增添了生机。看那山间,有菊瀑“奔流”,有多头菊海丝装点美景,还有丝带编织的蝴蝶在空中飞舞,呈现“菊中有蝶、蝶映菊光”的意境。
东姐妹亭:菊墨书香
菊展期间,东姐妹亭充满“菊墨书香”。长廊里摆满了不同品种的菊花,品种菊、诗歌文学与建筑空间实现深度融合。
“满湖秀色满城知,多少诗人为赋诗。”诗人吟咏福州西湖菊展的不同诗作,与屏风、漆画、古扇、灯笼、书卷轴等元素相融合,在满屋花香中为观众呈现“一步一诗、一亭一画”的东方美学意趣。
宛在堂:菊香墨韵
西湖宛在堂曾是文人吟诗作赋、赏景会友的场所。
“菊香墨韵”展点以宛在堂前的无名诗人雕像为中轴线,青石小径两侧菊丛高低搭配,什锦菊、小球菊、多头菊等组团亮相,形成“曲径通幽”的层次感。摆花以花境形式呈现,将诗人雕像与菊丛融为一体,形成“人在画中游,诗在花中现”的意境。
“菊秀神州”展点。
玉带桥前:菊秀神州
菊展团队在通往省博物院的玉带桥前开化屿区域单独搭设展台,呈现刚刚在第十五届全国菊花展中荣获标准展台列别大奖的作品《三山雨中游西湖》。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曾任职福州,他十分喜欢游览福州西湖,创作了《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等词作,其中的“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更成为吟咏福州西湖的名句。菊展作品《三山雨中游西湖》以此为创作题材,再现辛弃疾雨中游西湖的意境,带领游客感受经典词作和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飞虹桥前:双龙戏珠
金鳞向日,龙腾四海……从“菊秀神州”展点走过飞虹桥,便来到了榭坪屿,迎面便能看到黄色菊花点缀的“双龙戏珠”展点。
两条巨龙分别长约16米,大气磅礴,黄色品种菊花打造的“龙珠”,吸引双龙争相嬉戏,为菊展增添喜庆氛围。
菊花园:竹篱菊舍
从“双龙戏珠”展点往前走,便来到以竹篱为墙的菊花园,游客在这里可获得“竹影摇窗、菊香满袖”的诗意体验。
菊花园是福州重要菊花种质资源基地之一,以展示品种菊为主,1000余种标本菊品种皆可在此找到。菊展期间,颜色丰富的各式大小菊,与园内竹屋、小桥、池塘相得益彰,共同绘制“竹影栖菊、心归静处”田园生活图景。
月季亭前:菊韵华章
在“双龙戏珠”的另一侧,菊展团队在月季亭前打造了“菊韵华章”展点。记者现场看到,造景菊花的花色以红、黄、粉为主,融合油纸伞、瓷器等元素,呈现色彩浓烈、造型磅礴的视觉张力,传递自然美与艺术美交融的魅力。
西湖书院:书香菊韵
从“菊韵华章”展点向前走,便来到西湖书院。这里打造了“书香菊韵”展点,笔墨丹青与菊韵花事相融合,是这个展区的特点。游客既可在西湖书院门前赏菊,也能走入书院,欣赏以菊为主题的画展。
“湖滨菊境”展点。
湖滨入口:湖滨菊境
菊展团队在湖头街方向的湖滨入口,打造了一个充满中式美学的展点。展点以西湖照壁为背景,通过摆放盆景菊、造型菊,展现“湖光映菊、菊影缀滨”的视觉美感,营造“一步入菊境、满目皆秋韵”的沉浸式体验。
双安入口:湖安菊萃
双安城小区方向的公园入口处以盆景菊为主,搭配竹制屏风,并悬挂菊花的诗词或字画,形成“菊入城门、韵满庭前”的迎宾场景。盆景菊高低摆放,搭配多头菊、什锦菊、小菊等,暗含“自然精华萃于一湖”的意象。(记者 李锦清/文 包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