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晖:用人工智能谱非遗新篇
创始人
2025-11-06 08:52:13
0

新技术助脱胎漆器“潮”起来

黄晖:用人工智能谱非遗新篇

今年,在福州文旅插画大赛颁奖仪式上,福建省元也新质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参赛作品《上下杭风华录长卷》通过“桥-水-巷”三维叙事体系构建上下杭历史街区的文化解码图谱,荣获“福里福气”奖项。

作为深耕数字文化产业的优秀代表,该公司总经理黄晖在探索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由他主导研发的《生成式AI数字非遗新文创》项目获第五届海峡两岸(福州)职工创新创业创造大赛职工就业创业组铜奖。

日前,记者来到福州市职工创新创业创造中心,对话这位用科技唤醒非遗生命力的“80后”创业者。

黄晖与团队开发的文创产品。

“AI+非遗”初获成功

推开位于福州市职工创新创业创造中心的福建省元也新质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大门,流光溢彩的漆碟、灵动可爱的手办、厚重古朴的漆画映入眼帘,桌上错落摆放的艺术品,都是黄晖探索“AI(人工智能)+非遗”的实践成果。

“这是我们结合3D(三维空间)打印、生成式AI等数字技术,以福州脱胎漆器工艺手法打造的代表作。”黄晖拿起一只“龙镇海”中国漆镇纸工艺品说道。

记者俯身细看,厚重含彩的漆球上,盘踞着一条鳞须分明、栩栩如生的金龙。据悉,这件代表作的工艺核心流程共15道工序,融入“福”文化、镇海楼、中华龙等元素,龙头底稿经反复调整设计,最终成就这件“科技为骨、文化为魂”的精品。

据介绍,单只“龙镇海”在2024年的一次拍卖会上,拍出上万元的价格,成为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融合的“活名片”,被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为非遗传承“搭把手”

“此前生成式AI热潮兴起时,我就思考能否让这项新技术为福州非遗传承‘搭把手’?”拥有十余年互联网行业经验的黄晖,多年深耕虚拟现实引擎开发与数字化技术领域,更懂得“技术如何服务文化”。

“福州三宝中,脱胎漆器的门槛最高、造价最昂贵,市场下沉程度也会影响其传播范围,所以我想尝试突破。”作为土生土长的福州人,黄晖对福州非遗有着独到的见解。

2023年,黄晖首先找到福建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州市技能大师、福州市一级名艺人陈兆云,提出“AI建模设计+传统漆艺+3D打印”的合作模式——用AI设计符合年轻人审美的图案,靠3D打印实现复杂造型的精准复刻,最后由福州脱胎漆器行业协会的匠人完成核心工序。

黄晖表示,这种“数字设计+手工精制”的模式,既解决了传统漆艺制作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实现降本增效,又让非遗作品更“潮”更贴近当代消费者需求,成功打开文创市场新空间。

如今,福州市区的新华书店、大梦书屋、福州市旅游商品公司等主流文旅平台,均与元也新质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日常陈列出售漆艺创意字画、漆艺文创摆件等文创产品,深受市民游客喜爱。

培养“新一代执笔人”

福建省元也新质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水平跻身国内顶尖行列,已与央视、人民网、福建省文旅厅等单位达成合作,并承接多个省内重点海洋文化项目,助力福建特色文化通过数字屏幕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近年来,手握多项科技发明专利与知识产权版权的黄晖,在数字文创与非遗传承的道路上持续探索。“技术是工具,文化是内核,人的传承是根本。”在黄晖看来,非遗传承既要靠技术创新,更要靠人才培育。

下一步,黄晖计划深化校企合作,完善生成式AI技术课程体系,培养更多既懂科技又懂文化的“新一代执笔人”。

黄晖还热心公益事业,走进福建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为未成年犯开展髹漆公益教学,以“髹漆育人”助力他们重塑人生。“漆艺创作需要耐心与专注,希望通过手把手教学,让他们在打磨漆面、描绘纹样的过程中,学会沉淀自我、重塑信心,并掌握一技之长。”黄晖说。(记者 蓝秀楠/文 郑帅/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