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11月5日讯(记者 徐昕昀 文/图)11月2日,随着最后一场机器人竞技挑战赛的终场指令在福州高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响起,第二十届福州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的机器人线下赛事正式落下帷幕。本次竞赛由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福州市教育局主办,福州科技馆承办,首次创新采用“线上+线下”双轨模式,涵盖算法思维类比赛和机器人比赛两大类别,共吸引全市近3500名青少年科技爱好者踊跃参与。



机器人赛场 “燃爆”!六大项目全面展现科创实力
11月1日至2日,机器人线下比赛在福州高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实验小学两大赛场同步启动。897名参赛选手围绕机器人基础应用赛、工程实践赛、竞技挑战赛、综合技能赛、工程挑战赛及普及赛六大类项目展开激烈角逐。
在“智慧农场”项目现场,各参赛队展示了精心设计的“定制款”机器人,有的搭载灵活开合的机械爪,有的配备微型洒水装置。选手们精准操控机器人完成“运菜”“浇水”“松土”等一系列任务。当机器人稳稳地将最后一份“蔬菜”送达终点,选手们脸上绽放出胜利的笑容,这份从容与熟练,源自无数次的调试与磨合。

“智慧体育”项目则将体育与科技巧妙融合。选手们通过编程“教会”机器人完成投篮、举重等动作,每一个灵动瞬间都凝结着选手们的创意与智慧。
在“深海探秘”工程实践赛赛场,选手需设计并调试能在模拟深海环境中执行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珊瑚种植等任务的机器人。他们围绕操作台,时而调整硬件结构,时而修改程序参数,这不仅是对机器人性能的考验,更是对选手工程实践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全面锤炼。

“足球竞技”与“篮球挑战”项目则将比赛推向高潮。机器人围绕小球灵活走位,选手们紧盯赛场、指尖飞动,团队策略与心理素质在紧张的对决中经受考验。“篮球挑战”更采用随机动态分组对抗与实时计分机制,高强度考验机器人的性能和选手的操控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比赛的竞技性与观赏性。


机器人普及赛(实物编程)项目则面向低年级选手,让孩子们在直观的编程模块上“排兵布阵”,在完成“模拟快递”等趣味任务中体验编程与机器人技术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兴趣。

线上环节的算法思维Python和C++两个项目的比赛已于10月26日完成初赛海选,共吸引2500余名选手参与。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有350名选手脱颖而出,成功获得复赛资格。下一阶段的复赛定于11月9日在福州高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
线上海选模式的创设,初衷在于打破传统竞赛的时空壁垒与参与门槛,让福州市更多学子无论身处城区还是县乡,无论学校资源强弱,皆能平等、便捷地触达逻辑思维的竞技舞台。“我们深信,逻辑思维并非少数人的天赋,而是每一位青少年皆可培养的核心能力。通过数字化平台的广泛覆盖与灵活参与机制,我们希望激发更多孩子对思考的热情、对推理的兴趣,使逻辑训练从“小众竞赛”走向“大众素养”,让智慧的种子在更广阔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真正实现思维普及的教育理想。”赛事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说。
赛事机制持续创新,赋能科技教育高质量前行
本届大赛在赛制上迎来突破性升级。线下六大机器人赛项严格对标省级改革方向,内容更贴近科技前沿;线上算法思维培养了青少年学子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此次赛事全面加强了对青少年创新、实践与协作能力的考察。
赛事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机器人竞赛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更通过改革有效推动了福州机器人教育与算法思维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未来,福州科技馆将持续优化赛事机制、拓展比赛内容维度,鼓励更多青少年投身科技探索,为培育未来科技人才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