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996年1月,福州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原“郊区”正式更名为晋安区。“晋”“安”二字相连,饱含着对这片土地繁荣进步、长治久安的深切祝福与殷殷期许。
三十年来,广大晋安儿女牢记“无愧于绿水青山,造福于父老乡亲”的殷切嘱托,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实现了“从田野走向世界”的历史性跨越。值此晋安区建区三十周年之际,福州日报推出“奋发进取三十年 同心共筑新未来”系列报道,与读者共同见证晋安发展的壮阔画卷。
晋安湖畔的天之眼城市广场成为民众消费新地标。记者 陈暖 摄
三十而立,晋安何以而立?答案写在从“十亿”到“千亿”的实力跨越里,写在从“制造”到“智造”的产业蝶变中,写在从“空心村”到“网红点”的乡村焕新间。记者从4日召开的晋安区“奋发进取三十年 同心共筑新未来”新闻发布会经济发展专场获悉,三十年来,晋安区完成了从郊区到中心城区的历史性蝶变。
综合实力 从“十亿”向“千亿”跃迁
作为福州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安区三十年的发展堪称一部“跨越史”。
经济规模巨变——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从十亿级到千亿级的惊人跨越,增长近52倍,综合实力实现质的飞跃。
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结构实现根本性转变,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提升55.2个百分点,目前已高达77.9%,标志着晋安已彻底告别“工业郊区”的旧标签,迈入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都市型经济新时代。
居民收入倍增——发展成果切实惠及于民,2024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1278元,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三十年来,晋安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以加快建设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为核心路径,书写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篇章,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等9个国家级荣誉、9个省级荣誉。
湖塘科创园。记者 陈暖 摄
创新驱动 产业从制造向智造升级
三十年来,晋安区始终坚持“工业强区”与“创新驱动”双轮驱动,推动产业能级持续跃升。
创新动能澎湃——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40家,规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20亿元,并实现连续七年两位数增长,科技创新“强担当”作用日益凸显。
产业集群成势——产业格局从以传统工业为主,持续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逐步形成了光电、软件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2+2”现代产业集群;晋安光电产业集群获评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意集团的光通信器件全球市场领先。
载体平台赋能——福兴经济开发区入选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其探索的“工业上楼”模式成为全省典型;通过滚动改造提升,全区新建在建产业载体超180万平方米,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依托科创载体集聚效应,晋安区加速布局未来产业赛道,吸引都市型、总部型、服务型经济集聚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这座承载梦想与希望的产业新城,正以福兴经济开发区为核心承载区,横向拓展“一区五园”,联动开发汤斜五四北科创园、鹅峰产业园区、金城民营科技工业集中区、宦溪工业集中区、益凤产业园等,预计可新增园区面积4.05平方公里、工业用地3700亩、工业载体530万平方米,继续从田野走向世界的精彩跨越。
烟火繁盛 第三产业成为“核心引擎”
第三产业不仅是晋安经济的“压舱石”,更是拉动增长的“主引擎”。在晋安,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已达77.9%,成为支撑千亿GDP的核心引擎。
三十年,社会消费量级飞跃。在市场经济发展和政策引导下,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96年仅5.66亿元,发展至2024年首破千亿元。喜盈门、百姓家居、南方建材市场等专业市场相继发展壮大,形成了品类齐全、辐射广泛的家居建材消费集群。
三十年,商圈经济成为亮丽名片。五年引进首店近百家,见证商圈“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蜕变,“1+5+3”商圈体系完善。东二环泰禾广场、全球家居巨头宜家家居、天之眼城市广场成为民众消费新地标。
三十年,现代物流集聚发展。发挥环城交通优势,打造盛辉园中智慧物流园、省物资储运益凤物流园、汤斜烟草分拨中心等智慧物流产业园,物流企业数量从2005年的107家,变为2024年的1229家,实现了超10倍的增长,助力福州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盛丰、盛辉等龙头物流企业的货车跑遍全国,32家规模以上物流企业的仓储连接产销,5A级物流企业的服务标准对接国际,让晋安从商品集散地变身区域物流枢纽。盛丰物流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合同物流第一股。
三十年,楼宇经济迭代成长。全区商务楼宇突破60栋,总面积突破200万平方米,湖塘科创园、三创中心等拔地而起,水利设计大厦、天盟大厦等投入使用,成为吸引总部经济、科创企业、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平台。
全面振兴 “美丽经济”成北峰靓丽名片
晋安区的农业农村发展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农业为本、旅游兴乡”高质量发展之路,北峰山区实现蝶变,“美丽经济”持续绽放。
农村改革领跑——晋安入选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区,寿山乡前洋、九峰两村率先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重大变革;北峰山区培育出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曾经的“空心村”九峰村获评国家AA级景区,摇身变为“网红村”。
农业品牌擦亮——晋安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累计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21个,“晋安佛手瓜”“鹅鼻萝卜”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鹅鼻萝卜、日溪莲田甲鱼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让“北峰味道”香飘万里;晋安区加入市级茉莉花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宦溪镇(茶叶产业)获批市级农业产业强镇。
示范创建成果丰硕——建好管好417公里全国“四好农村路”,并提升打造了100公里北峰环线全景公路,鼓宦线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沿线串联起寿山、日溪等特色乡镇,串珠成链形成乡村振兴示范带;寿山乡集镇环境整治样板项目获评全省城乡建设品质样板项目第一档第一名;“闽山闽水物华新·我在北峰有福田”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从阡陌菜地到摩天工厂,从商圈空白到夜色璀璨,从边远空心村到网红打卡地,晋安区的三十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和转型蝶变史。它成功实现了从边缘到中心、从制造到智造、从乡土到都市的全面升级,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实践提供了一个生动范例。
当前,晋安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全力擘画“湖光山色”产业蓝图,在山水林城交辉的生态底色上,构建以都市型、服务型、总部型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集群,久久为功续写“从田野走向世界”崭新篇章。(记者 朱榕 通讯员 赵辉 陈雅黄艺君)
下一篇:开票人引出的财务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