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5年中国核航母要横空出世”的说法,目前并没有官方消息证实。中国海军的发展规划一直遵循着既定的节奏和步骤,以确保每一艘舰艇在服役前都能达到最佳状态。中国对于航母的研发与建造有着清晰的目标和计划,但具体的时间表和细节通常不会提前公开。
实际上,中国在常规动力航母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首艘国产航母已多次海试并交付使用。这表明中国在航母建造技术上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未来可能的核动力航母奠定了坚实基础。不过,从常规动力到核动力的跨越需要克服更多技术挑战,包括但不限于核反应堆的设计、安装以及安全防护等。
因此,虽然不能完全排除未来中国拥有核动力航母的可能性,但在没有确切信息之前,我们仍需保持理性态度,耐心等待官方发布正式消息。
美国媒体《战区》援引西方商业卫星拍摄的疑似新国产航母舰体分段照片,称中国可能已经开始建造第四艘航母。据推测,这艘航母并非福建舰同级舰,而是一艘尺寸更大、装备4条电磁弹射器、可能采用核动力的新型航母,即坊间传言的004型核动力航母。
这一猜测基于2018年中船重工发布的《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战略纲要》。该文件提到,加快实现核动力航母、新型核潜艇、安静型潜艇等攻关突破,为海军2025年实现走向深蓝远海的战略转型提供高质量武器装备。这意味着早在2018年,中国就已经在推动包括核动力航母在内的海军装备研发工作。现在已是2025年,首艘国产弹射型航母福建舰下水已有近三年,中国开始建造第四艘航母并不令人意外。
此次西方卫星曝光的航母分段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具备建造核动力航母的技术能力。外界更关注的是这艘航母所代表的中国海军发展战略。核动力航母和常规动力航母在性能指标和技术领域上各有优势,选择哪种动力类型不仅影响到战斗力培养时间,还关系到中国海军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发展方向。
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海军来说,核动力和常规动力航母最大的差距在于成军速度。解放军已服役三艘常规动力航母,第三艘福建舰在海试效率上刷新了世界纪录,预计服役时间比此前猜测的快了一年。如果再服役一艘常规动力航母,最起码也能保持类似的建造和海试效率,有望在2030年前拥有四艘航母。相比之下,由于缺乏使用核动力航母的经验,即便建造速度与福建舰相当,后续的海试和训练仍需时间磨合,正式服役可能要到2030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