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博士后赵泽夫(左)与团队成员赛后合影。记者 颜学辉 摄
近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泉州落下帷幕。由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博士后赵泽夫及其团队揭榜的福建胜科纳米关键技术,攻克了省内集成电路企业难题,从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夺得本次大赛的金奖。
据了解,赵泽夫博士团队于2025年1月入驻位于福州高新区的中国福州留创园,其主要负责联合团队预期先进芯片工艺和胜科纳米的半导体分析能力,为胜科纳米建立国内首套2nm以下围栅器件的分析体系和行业标准,实现锗硅围栅器件的小型验证电路代工,为国产设备在先进芯片中的应用提供范例。
中国福州留学人员创业园(福建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园)供图
赵泽夫是福州人,大学时期就对光电领域感兴趣,并不断深入研究。“我们的研究聚焦芯片制程领域,解决了围栅器件刻蚀难题。”赵泽夫赛后受访时介绍,团队研发创新性工艺,让器件堆叠层数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
一枚小小的芯片,承载着福州新兴产业“换道超车”的雄心。赵泽夫说,此次项目获奖离不开福州市长期以来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悉心培育和对青年科研人才的大力支持。“从实验室的研发到走上大赛的舞台,我们感受到了福州对科技创新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这次获奖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将加速推进成果转化,希望早日实现量产,补齐国内相关领域短板。”
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是我国博士后群体中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国家级赛事,福州代表团参赛项目从1700余个海内外项目(方案)中脱颖而出,获得包括金奖在内的诸多好成绩。这次大赛不仅是团队展示实力的舞台,更是城市招才引智的绝佳平台。在赛场一侧,由福州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等部门组成的“招引团”格外忙碌。他们带着福州重点产业的需求清单和诚意满满的政策礼包,招引国内外顶尖博士后团队。
“我们看中了福州的芯片产业集聚优势和政策扶持力度。”来自福州大学博士后团队、负责芯片缺陷界面修复技术的项目牵头人表示,他们的研究方向与福州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团队已与福州高新区某企业初步达成合作意向,项目落地在即。
福州高新区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大赛平台,我们能够快速锁定与福州产业发展匹配的顶尖人才和项目,并现场提供从政策解读到落地的全流程服务,确保好项目不错过、好团队留得下。”
大赛期间,福州“招引团”已与多个博士后团队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涉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前沿领域,将为福州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此次金奖的获得与多个项目的对接,是福州市长期以来深耕人才沃土、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的生动缩影。“目前,福州市现有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80家,累计进站博士后科研人员有270多名。”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福州为博士后人才量身定制了全周期支持政策,不仅展示了政策力度,更释放了渴求人才、成就人才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