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歌
10月29日,A股光伏板块领衔冲高,主要指数及个股呈现普涨格局。
指数层面,上证指数收涨0.7%站上4000点,深证成指涨1.95%,创业板指涨2.93%。新能源板块成为领涨主力,光伏设备指数涨幅居前。
个股层面现涨停潮:阿特斯(688472.SH)股价上涨19.97%,通威股份(600438)(600438.SH)、隆基绿能(601012.SH)股价分别上涨10%。
细分龙头也现强势上涨,晶澳科技(002459.SZ)上涨9.97%、天合光能(688599.SH)上涨11.04%、固德威(688390.SH)上涨10.34%,特变电工(600089)(600089.SH)、正泰电器(601877)(601877.SH)等涨幅居前。
今年以来股价一路走高的阳光电源(300274)于今日股价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市值一度突破4000亿元。就在一天之前,阳光电源(300274.SZ)发布一份超预期的三季报:今年前九月营收为664.02亿元,同比增长32.95%;净利润118.81亿元,同比增长56.34%;其中,第三季度营收228.69亿元,同比增长20.83%;净利润41.47亿元,同比增长57.04%。
从行业基本面看,光伏产业正在经历一轮震荡:政策支持正通过“反内卷”治理、技术标准升级与应用场景拓展三大路径,系统性推动中国光伏行业从产能过剩的低效竞争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转型。
2025年以来,中央财经委员会、工信部等多部门联合推进光伏行业“反内卷”政策,明确要求“不得低于成本价销售”、打击低价倾销,并推动落后产能依法有序退出。
2025年7月,工信部召开制造业企业座谈会,14家头部企业参与制定行业自律机制;市场监管总局同步完善价格串通与不正当竞争认定标准。
随后产业链价格出现显著修复:多晶硅致密料价格从2025年7月中旬的37元/kg回升至9月初的48元/kg,涨幅达29.7%;光伏组件价格在0.65–0.72元/W区间企稳,高效率BC、TOPCon组件因溢价能力维持在0.85元/W以上,实现盈利修复。
最新的消息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有关新能源建设的表述提出,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推进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能源强国。坚持风光水核等多能并举,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促进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健全适应新型能源体系的市场和价格机制。
此外,规划建议,要实施产业创新工程,一体推进创新设施建设、技术研究开发、产品迭代升级,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这意味着光伏产业在未来五年将逐渐成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支柱,产业发展将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跃升”,并从“补充能源”全面转向“主体能源”。叠加对于“内卷式”竞争的遏制,通过专项整治低价倾销、低质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强化产能调控与质量标准,光伏行业或将从“拼规模”转向“拼技术、拼效率”。
从今天的市场表现看,光伏板块迎来很长时间以来难得一见的强势反弹,当“反内卷”遭遇光伏产业震荡,这是否意味着有望迎来回升信号?
一位新能源行业观察者表示:“从行业基本面看,我认为现金流还没有彻底地改善,今天的市场表现更像是市场的提前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