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一名男子在深夜时分遭遇了一次令人震惊的经历。他的手机突然失控,自动启动了网上购物应用,并在没有任何人为操作的情况下连续下单,最终导致其信用卡被刷爆。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开始担忧手机的安全性以及个人信息的保护。
专家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该男子的手机中存在恶意软件或病毒,这些恶意程序能够控制手机的操作系统,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并进行非法交易。此外,这也可能是由于他曾经访问过不安全的网站或者下载了来源不明的应用,从而让手机暴露在风险之中。
警方提醒广大用户,要提高警惕,避免点击未知链接、下载来源不明的应用程序,同时定期更新手机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以增强设备的安全防护能力。此外,还应设置复杂的密码并开启双重认证功能,这样即使手机丢失或被盗,也能有效防止个人信息被窃取。
深夜,张先生的手机突然黑屏并无法操作。第二天手机恢复正常,但他发现银行卡里的钱不见了。张先生意识到信用卡被盗刷后报了警。警方调查发现,他的信用卡在境外有一笔消费。
原来,在张先生手机黑屏时,信用卡在泰国一家免税店被消费了15000元购买了一块机械手表。警方通过提货单上的信息发现,这块手表被一个职业带货人带回国内,并通过快递发走。快递收货人张某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一大队中队长王晓骥表示,张某每天都会收取大量从全国各地机场寄出的快递,寄件人都有长期往来境内外的记录。
经过进一步调查,警方发现这是一个以电诈方式境外盗刷、境内销赃的犯罪团伙。上游的犯罪嫌疑人非法获取受害者的信用卡信息,并在境外进行无卡绑定消费;职业背货人将商品从境外带到境内;张某等人接收商品后销赃变现;所得资金转化为虚拟币后团伙分赃。这起案件共涉及70多人,核实案件150余起,涉案金额约一千多万元。目前,警方已在全国16个省市抓获70多名嫌疑人。
防范盗刷的方法包括关闭境外支付功能、设置限额或降低免密额度、多渠道设置消费提醒。若无境外消费需求,可联系银行暂时关闭境外支付功能。各家银行App均有账户锁功能,用户可根据需求上锁。在进行刷卡交易时,适当调整消费限额,并增加验密短信提示。建议多渠道设置消费提醒,以降低盗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