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茅台集团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新上任的茅台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华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中,陈华透露了茅台集团主动维护渠道生态韧性和要深耕价值管理和价值创造两大重要走向。
今日晚间,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陈华、张德芹职务调整的通知》,正式官宣任命,陈华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董事长,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人选。
据报道,茅台集团新任董事长陈华出身能源系统,此前长期在贵州能源体系工作,到茅台前担任贵州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机关党委书记。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人事调整一经曝出便引发行业热议。有投资者直言此次换帅很突然,距离张德芹2024年4月底上任茅台集团董事长仅过了一年半时间。关于更迭原因,据知情人士称,如果从茅台本身来看,张德芹离任或与茅台稳价不力有关。
事实上,近年来,茅台集团仅董事长一职,自2020年以来已经更换四任。酒类行业处在变革期,头部企业亦未能逃脱动荡。此前,张德芹作为“行业老人”掌管贵州茅台,被业内视为“稳市”的“救火队长”。此次茅台集团换帅,又给行业传递出什么信号呢?
01
动销吃力,
张德芹难挽颓势?
张德芹卸任背后,是贵州茅台终端考验的加剧。
从张德芹执掌茅台的历史举措来看,其核心理念为“回归主业”。在张德芹上任贵州茅台董事长的一年多时间,业务上,其完成了非白酒业务的收缩,如暂停冰淇淋、巧克力等跨界产品等;营销渠道上,其在多次会议上提出“经销商是茅台的家人”,并亲自下市场调研,试图修复此前被直营、电商平台冲击的传统经销网络;产品层面,他重启系列酒战略,设立茅台王子、迎宾、汉酱、1935四大事业部;在价格端,他采取停供、限量、严控出货的方式稳价,以遏制市场倒挂,恢复价格体系的秩序。
分析人士指出,在张德芹执掌茅台这段时间,为茅台做出了不少贡献,砍掉了很多影响茅台价值的跨界产品,对于茅台价值不被稀释起到了关键作用。从另一角度看,在战略上,很多都是在被动应付市场发展需要。
从市场反应来看,贵州茅台“王牌产品”飞天茅台市场零售价从年初的2700元跌至2100元。另有业内数据显示,茅台今年二季度销量一度增长11%,但终端动销持续疲软。6月下降26%,7月下降17%,8月下降11%,直到9月才出现回升。
或是基于上述市场表现,有业内人士透露,茅台考虑向政府申请“放弃”原定的9%年度增长目标,或下修至5%左右。
02
董事长频繁更迭,
“政府派”上任或迎新使命
从被动止跌,到主动求增长,或是茅台集团近年来频繁更换董事长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国际酒类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单向执着于动销的打法,或已不适用于头部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茅台集团公布更换董事长的前两日,即10月23日,贵州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刘永升专程到茅台调研,强调“提升营销体系的质量和效益”“为推动茅台高质量发展靶向施策、精准赋能”。这场调研,被视为“政府派”接棒前的最后信号。
分析人士表示,从贵州国资委领导层茅台调研来看,优化效率、整合资源协同作战,或是未来贵州茅台的重要走向。同时,贵州茅台,不仅仅要是一家可以创收的企业,更要成为可以撬动贵州经济的“重要杠杆”。如此,陈华作为长期在贵州政府任职,曾担任六盘水市副市长、盘江煤电集团董事长、贵州省能源局局长等职务,是典型的“政府派”,或更适合当下茅台集团的战略走向。
诚然,单纯从贵州茅台的业绩走势来看,基于整个酒业处在震荡调整期,贵州茅台的业绩增幅或出现走弱,但若通过协同效应,以实现贵州茅台品牌资产的进一步放大,这或对整体贵州经济将是更大赋能。
如此,或正如新任董事长陈华提及的,贵州茅台将构建更大“价值生态”,这或将成长为贵州发展的“更有力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