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同传”爆发式增长,会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加速器吗?
创始人
2025-10-28 02:51:16
0

最近,网易有道词典迎来了一个重要节点——AI同传用户数量突破2000万。

这也让外界重新聚焦到这个“窄而深”的AI赛道:在翻译行业的百亿大盘中,同传无疑是最具挑战、也最具潜力的一环。随着AI应用层的爆发,越来越多用户开始“尝鲜”这一曾经遥不可及的高端服务。

据有道词典团队介绍,过去一年里,大学生人群与外贸人群是AI同传增长最显著的两个群体。前者更多是跨语言课堂、国际学术讲座、线上课程学习、留学面试等场景中,对实时同传的使用频率显著提升;外贸人群则在国际视频会议、跨境沟通、产品推介等场景中形成了高频使用。

他们还观察到一些新的增长趋势——比如短视频创作者、跨境电商从业者,正在越来越依赖AI来解决即时沟通障碍。

用户此前长久未被满足的刚需,正在因技术的跃进而被改写。AI同传,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走出去”的语言搭档。

这意味着,个人与小团队第一次可以以极低的边际成本,通过AI像安装‘语言插件’一样,持续扩展全球交流能力。

《AI界新鲜事》关注到,不只是有道,一批具有教育与语音技术基因的大厂玩家都在加码这一领域。过去三个月,AI同传的技术边界被持续突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奔向商业化落地。

AI同传:AI翻译的“王冠明珠”

在翻译的版图中,同声传译被视为“王冠上的明珠”——难度高、价值更高。

在采访中,有道词典团队对《AI界新鲜事》表示:同传对实时性、准确性与语境适配性的要求远超普通翻译。它不仅要求极低延迟的语音识别与译文生成速度,更要求AI能精准捕捉语境、发言场合及专业术语,是对AI翻译能力的“综合测验”。

不过,这一技术的天花板,正在被一批中国科技企业携手打破。

首先是精准度突破。有道词典AI同传的翻译准确率已达98%,覆盖经济、医学等六大专业领域,标志着AI不仅攻克了语言理解,更穿透了专业知识壁垒。

其次是速度革命。字节跳动发布的Seed端到端模型将翻译延迟压缩至2-3秒,较传统系统降幅超60%,实现了真正的“边听边说”。

最后是语种拓展。科大讯飞“星火X1”底座的多语言能力扩展至130多种语种,为中国企业出海打通了小语种市场的底层基建。

不过,技术的进步并不意味着一切已臻完美,AI同传仍面临现实的精度考验。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在商用场景下,AI同传的错误率依然是最大痛点——“AI同传的准确性谁来保证?一旦出错,谁来承担责任?”

因此,在真正的To B落地中,大部分企业仍需要AI针对特定领域的“强化训练”。

有数据显示,经过专业语料微调后,AI同传的准确率已可达到85–95%,正逐步逼近人类口译员的95–99%标准。

在多语言会议场景中,AI翻译凭借一致性、可扩展性与超低成本,已展现出极高的应用潜力。

未来,AI同传仍需向更高维度演进——在理解人类情感、文化细节与法律语境上“更上一层楼”。

巨头为什么都在“卷”同传?

顶级玩家的涌入,绝不只是技术炫技。

这条看似“窄而深”的赛道,如今正迎来它的商业拐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成本结构被重塑、利润逻辑逐渐清晰。

根据《2025年远程同声传译平台市场报告》,今年中国远程同传市场规模预计达到 23.7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 30%。在 AI 翻译的百亿级市场中,这一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

传统同传价格高昂、资源稀缺,而 AI 模型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让这一领域被普遍认为拥有更高的利润空间。

有道词典团队向《AI界新鲜事》透露,从用户价值角度看,市场中仍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刚性需求。随着全球交流深化,国际会议、学术论坛、跨境电商等场景的实时沟通需求急剧增长,依赖人工同传比较难满足这种高频、碎片化的语言需求。

从 C 端看,AI 同传虽然难,但它聚集的正是愿意为“理解”付费的群体。

与免费或低价的文字翻译不同,同传解决的是实时沟通问题——外贸从业者要与不同语种客户洽谈,留学生和研究者要听懂外语课程与国际会议,跨境创作者、播客希望跨语种输出内容。

上图:网易有道词典界面

对他们而言,AI 同传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生产工具。正因如此,其用户单价与粘性都远高于文字翻译类产品。

在 B 端,AI 同传天然具备规模化优势。一旦技术成熟,利润模型几乎是“指数级”的。传统同传的人工与设备成本极高——会议设备需提前 1 到2 周调试,译员档期更要提前数周预约,单日成本动辄 5 万元以上。而当 AI 同传实现稳定低延迟后,企业的高频沟通成本将被大幅压缩。

报告数据显示,远程同传服务的用户中,企业占比超过50%(其中跨国企业约 35%,中小企业约 15%)。企业对于实时沟通的需求,正成为AI同传赛道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当然,AI同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AI翻译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

正如有道团队所言:“我们认可AI同传场景化、高价值的核心形态,本质上也是在构建更完整的 AI 翻译生态 —— 从文本翻译、语音翻译,再到实时同传、多语种对话同传,而后拓展到音视频翻译,再逐步去覆盖个人、企业、政务等全场景需求。

巨头们之所以“卷”同传,本质上是为了争夺下一代语言基础设施的主导权。

巨头出海实践:谁在用AI同传撬动新增长?

随着全球贸易和内容交流的重新活跃,企业正在迎来新一轮“出海潮”。

对于AI同传的玩家来说,无论是技术延伸出的 App、智能硬件直接出海,还是通过“技术出海”帮助海外企业寻找商机,AI 同传都在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有道词典团队向《AI界新鲜事》透露,对出海创业者而言,AI 最大的价值在于提效——减少沟通的时间与金钱成本,让跨语种交流从“延迟”变为“实时”。为了进一步方便用户记录和总结内容,有道词典目前已支持设备内跨屏同传:用户可在悬浮窗中实时翻译手机视频内容,并由 AI 自动生成原文总结与思维导图,帮助创业者或留学生快速提炼关键信息。

这些功能正让 AI 同传从“理解他人”转向“理解内容”,成为新型知识生产工具。

而另一个典型玩家科大讯飞,则把「多语言+出海」直接写进了 AI 战略主线。

2025 年 9 月 17 日,科大讯飞在第 22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发布了“星火东盟多语言大模型底座”,支持包括马来语、泰语、印尼语、越南语等 10 种东盟语言及 130 + 全球语种,旨在帮助中国与东盟企业打破沟通壁垒。

上图:“星火东盟多语言大模型底座”

借助讯飞翻译机,志愿者能与来自东盟的客商丝滑交流——为印尼客户介绍米粉、为企业指引展位——技术不再停留在“翻译”,而成为沟通与交易的桥梁。

在商业层面,这一战略也已初见成效。讯飞刚刚披露的Q3财报显示,其海外 AI 硬件业务 2025 年同比增长超 3 倍,翻译机与智能办公本正成为其国际化布局的重要抓手。

而对于跨国企业而言,AI 同传的价值更体现在内部协作效率的跃升。飞书正在尝试将 AI 同传能力深度集成至 OA 系统中,让多语言团队能够在同一会议中以母语协作。

据飞书披露,全球化快递企业“极兔”已在日常运营中使用 AI 语音翻译与智能纪要功能。其 20 万名员工与加盟商分布全球,通过实时翻译可跨语种参会,会议结论还能自动生成多语言纪要。

AI 让跨国沟通从“听懂彼此”开始变得更高效。

一位出海媒体负责人向《AI 界新鲜事》透露:“AI 同传已经不只是工具,而是在改写企业的跨语种运营逻辑。现在跨境电商、短剧、游戏、动漫等文化出海内容,都在使用 AI 同传做实时多语发布和全球传播。”

未来, AI 同传的想象空间远不止于办公与会议。

在游戏语音组队、音视频社交应用、海外内容共创等场景中,实时翻译可能成为新的“社交底层语言”。

写在最后

从东盟到北美,从电商到教育,AI 同传正在成为企业全球化的新基础设施。

语言这道旧日的壁垒,正在被AI一点点打磨成通向世界的接口。

当沟通的成本被压缩,市场的半径也被悄然放大。

巨头们在卷的,其实不是“翻译”本身,而是谁能率先掌握那条连接世界的语言底座——那意味着更快的决策、更低的交易摩擦和更高的品牌穿透力。

对无数创业者和中小企业而言,这或许是第一次有机会“被世界听见”。

参考:

1.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5年中国远程同声传译平台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2.科大讯飞最新财报:利润保障20%,AI从底层能力到全球化落地

3.How accurate is Live AI Translation for Global Conferences?

封面图由AI生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