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房子明明已经过剩,开发商为何还在建房?温铁军一语道破真相
创始人
2025-10-26 21:47:17
0

国内房屋是否过剩,一直是社会各界争论的焦点。国家统计局去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拥有庞大的住宅存量,若每栋房屋能容纳十人居住,足以满足约六十亿人口的居住需求。然而,这仅仅是现有房屋数量,每年还有至少一千四百万套新建商品房涌入市场。如此看来,国内房屋供应的充裕程度已是不争的事实。

面对如此情况,不少网友感到疑惑:既然国内房屋已显过剩,市场已从卖方主导转为买方主导,为何开发商仍热衷于大规模建造新房?难道他们不担心房屋滞销吗?对此,著名经济学家温铁军的一句话,点破了其中的关键:“买房的人,并不一定是住房子的人。”

温铁军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他所言的“房子过剩”,指的是以自住为目的的房屋需求。若仅考虑自住需求,国内现有住房早已绰绰有余,新建房屋自然无必要。然而,当住房被视为一种投资工具,而非仅仅是居住之所时,国内的房屋供应便不再显得充足,甚至可以说远远不够。我们认为,尽管国内现有住房供应已显过剩,开发商仍旧热衷于新建房屋,主要有以下三个深层原因:

首要原因:开发商的债务困境,迫使其“以建养建”

当前,不少房地产开发商深陷债务泥潭,甚至已出现资不抵债的窘境。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他们不得不继续拿地、继续开发新项目。原因在于,若停止拿地建房,便失去了向银行申请开发贷款的合理论据。一旦开发贷款中断,加上市场销售业绩的大幅下滑,开发商的资金链将面临断裂的危险。因此,为了维持企业的生存,开发商只能被迫不断地拿地、建房,并以此为契机申请银行贷款。

更何况,即便开发商有心优先去化现有库存、回笼资金再行建设,也并非易事。由于之前欠下的巨额银行贷款,银行方面可能会对开发商的偿还能力产生担忧,进而可能采取抽贷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商唯有持续不断地进行房屋建造,才有可能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从而规避流动性危机。

次要原因: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驱动开发商拿地开发

开发商即便有心减缓建设步伐,在许多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下也难以实现。许多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财政收入,如果开发商停止拿地建房,将直接导致地方财政收入锐减,进而影响到当地政府的整体财政状况。因此,各地政府普遍鼓励开发商积极拿地建房,以保障公务员工资发放、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各项开支的资金来源。此外,开发商拿地建房还能有效拉动当地GDP增长,并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故而,即使国内存量房已显过剩,开发商的建设步伐也难以真正停歇。

第三个原因:炒房客的投资驱动,维持市场活跃度

近年来,银行存款利率持续走低,而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物价却不断上涨。这促使一部分拥有较高财富的人群纷纷转变为“炒房客”。他们购入房屋并非为了自住,也不是为了出租营利,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投资品,寄希望于房价上涨后能够伺机出售,从中获利。

因此,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个投机市场。要引导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真正回归居住属性,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例如开征房产税,以增加房屋的持有成本。事实上,开征房产税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收入减少方面的压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财政收入下降带来的难题。

诚然,当前国内存量房屋数量已显严重过剩。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每年仍有海量新建商品房源源不断地进入市场。对此,经济学家温铁军的一句精辟论断,为我们揭示了背后的真相:买房的人,未必就是居住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