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咨询发布的《湖南省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5年)》,基于独创的“HJ-18”分析框架,从17个维度全面剖析了湖南省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特征与趋势,为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截至2025年4月30日,湖南省共有154家上市公司(A股146家,境外8家),A股数量在全国位列第11名,占全国总量的2.70%,但低于其GDP全国占比3.95%,且近一年实现“零增长”,与周边湖北、江西的增长态势形成反差。区域分布呈现“高度集聚、东强西弱”特征,长沙市以86家上市公司占全省58.90%,长株潭三市市值合计占全省85.95%,而娄底市仍未实现上市公司“零突破”。
产业结构上,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工业(37家)、原材料(28家)等传统领域,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优势产业集群效应显著,中联重科、时代电气等龙头企业引领发展。数字经济、新能源等新兴领域虽有突破,但整体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企业偏少,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布局不足。
市值规模方面,全省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15617.03亿元,占全国A股总市值的1.60%,平均市值106.97亿元,低于全国平均的180.13亿元。千亿市值公司仅2家(爱尔眼科、蓝思科技),300亿市值以上公司占比8.22%,略低于全国水平,“腰部”企业力量不足。
经营与创新方面,2024年全省上市公司营业收入8913.45亿元,净利润435.65亿元,分别同比下降3.63%和16.52%,但医疗保健行业毛利率表现突出。研发投入合计345.47亿元,同比增长0.45%,中联重科、华菱钢铁等企业研发投入居前,但整体研发强度与“三高四新”战略要求仍有差距。
资本运作上,2024年股票融资合计88.89亿元,同比下降71.28%,债券融资、并购重组等活动稳步推进,但多数公司对上市平台利用不充分,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力度不足。国际化程度逐步提升,87家公司披露境外收入,合计1570.39亿元,华凯易佰、安克创新等企业境外收入占比超90%,但仍有40.41%的公司未开展境外业务。
社会责任与合规方面,上市公司员工总数68.60万人,纳税总额419.09亿元,成为就业与税收的重要支撑。ESG评级覆盖率达99.32%,但高评级企业缺失,多数集中在中低评级区间。合规性整体良好,平均违规次数低于全国水平,但信息披露与内部治理仍需完善。
报告指出,湖南省上市公司存在数量增速放缓、区域发展不均、新兴产业引领不足、资本运作效率不高等问题。未来需聚焦产业布局优化与金融支撑体系构建,培育新兴产业龙头,强化区域协同发展,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推动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助力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