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作为一部备受期待的动画电影,不仅以其精美的画面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更深层次地触及了教育的真谛。影片中哪吒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以及他如何面对自己的命运,引发了关于家庭教育、父母期望与孩子自我价值实现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许多观众在观影后反思,意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教育方式可能并不完全适合自己,甚至有时会限制个人潜能的发挥。
影片结尾处,哪吒打破陈规,实现了自我救赎,这一情节让不少观众产生了共鸣,进而联想到自己生活中那些被传统观念束缚的东西。有人甚至表示,看完电影后决定丢掉从小到大使用的一只碗,象征着告别过去,勇敢追求内心真正渴望的生活方式。这不仅仅是对电影内容的一种个人化解读,更是反映了影片对于现代人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深刻影响。《哪吒2》通过其丰富的情感层次和深邃的主题探讨,激发了公众对于教育理念和个人成长路径的广泛讨论。
2025年初,《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反响,票房不断刷新影史记录。上映十七天后,该片全球票房已突破104亿,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部票房过百亿的影片。
申公豹那句“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深深触动了许多人的心。五年间,曾经高喊“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少年哪吒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定,再次用行动和信念告诉大家:“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故事中最让人感动的是父母对儿女毫无保留且始终如一的爱与支持。有网友总结说:“世人眼光各异,但父母的信任和托举,是孩子永远坚定向前的勇气。”
的确,一个人最终会走上什么样的路,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和家庭的引导。看过三遍《哪吒2》,发现一个教育真相:为人父母,永远教不出自己认知之外的孩子。孩子的未来与父母的教育认知密切相关。养育孩子最好的方式不是给他金山银山,而是建立起三层认知,陪伴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人。
打破标签的力量决定着一个人未来的人生走向。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在一个学校进行实验,他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并告诉老师这些孩子将来前途无量。此后,老师因受此影响,常常夸奖这些学生,给予他们正面的心理暗示。结果这些学生因为长期被认可和肯定,成长得越来越优秀。这正是暗示的力量带来的改变。殷夫人对哪吒也是如此,无论外界如何评价,她始终鼓励和支持孩子。哪吒降世时,所有人都认为他是“魔丸”,但她紧紧抱着暴躁的小哪吒,耐心安抚他:“别怕,娘在这儿。”即使哪吒踢毽子时伤到她,她也没有责怪,反而鼓励儿子:“踢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