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今心与禾火,作者:今心与禾火,本文首发于2025年6月3日,头图来自:AI生成
5月有几篇阅读量稍好的文章,做个非正式复盘:
《高位买房的人,与自己和解了吗?》:目前阅读量2w+,初始阅读量只有一百多,流量在5月初突然增加,自我分析,大概是踩中了一点时代情绪,像我一样在高位买房的人不胜枚数,几年过去,同是天涯沦落人,大家都好奇,他人的人生有什么变化吗?
《这个五一,钱都花在胖东来了》:阅读量不算高,但已经高于我此前发过的文章,大概也是借了一点顶流的话题性。这篇其实是游记,甚至更多在写信阳的山水和美食,此行我很喜欢河南,食物熨帖,人情质朴。
《一个90后结婚5年的感受》:阅读量15w+,这篇完全意料之外,看到很多已婚或未婚姐妹的评论,也有人将留言区当小树洞,倾述完又悄然删去,一些留言我甚至未能看见。后来才知道,没有精选出来的留言,即便我回复对方也看不见。
今时今日,心境已经完全不同,人甚至无法感同身受三年前的自己,更遑论他人。但也很确定,我们都会走出自己的情绪困局,幼崽一天天长大,会软软地说“妈妈我爱你”,好吃的总要留一份给妈妈,下班一开门就像小狗一样扑进怀里,还会提供“妈妈你今天真好看”的情绪价值。正是这些人生必经的历程,酿成了生命自愈的回甘。
言归正传,这十几万的阅读量,最终为我带来多少收入呢?
97.8元,有零有整。
所以我写公众号这些年,单纯为爱发电。有收入是锦上添花,没有收入也不影响我忠实地记录生活。
回看这些阅读量,也更加确信,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
虽然收入不过百,但我看到了另一些更珍贵的数据——那篇写婚姻的长文,完读率是21%。意味着每5个点开的人里,就有1个人读完全文。
单篇文章带来了1094位新朋友关注我的公众号;同时,公众号里其他“精选文章”的阅读量涨了600+,这大约说明,有600人因为推荐偶然点进这篇文章,看完产生了一点兴趣,又主动去公众号主页翻看了过去的文字。
2025年发表的文章,平均阅读量上涨60+。推算下来,大约有60个人,将我2025年的文章看了一遍。
然后,一些更早以前的文章,开始零星收到新的点赞和评论。
比如2019年1月写奶奶的《夜深忽梦》,有位姐妹留言说看哭了。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奶奶身体还健朗,第二年十月她就去了另一个世界。人总以为来日方长,其实很多告别猝不及防。
三个月后我写了《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如果真的有另外一个世界存在,我会想象鬼怪中双男主出现救女主的画面,无尽黑暗里,聚光灯从背后照过来,偻着背步履蹒跚的老人走在前面,同样老态龙钟的贝贝跟在身后,人与狗一起温和地走进空旷与虚无。”
还有2021年12月,记录生产过程的文章《生孩子到底有多痛》,这是分娩一周后忍着撕裂的痛、用手机一字一字敲出来的,写得一气呵成,字里行间笑中带泪,这是生命掷地有声的回响,提醒我曾如何经历疼痛,又如何被疼痛重塑。
生育之后几乎停更两年,疲于照顾高需求的幼崽,也陷在自己的情绪黑洞里不知人间日月长,后来开始记录大橙子的成长,每一岁都有惊喜。常看公众号的朋友,看着我心绪涨落,也看着大橙子从小婴儿长成小男孩模样。
大量而频繁地记录生活,确实是我抵抗虚无和无意义的方式。
写作忠于自己的感受,写眼见的真实和内心的波澜,它不取悦算法,甚至不期待回响。在一些不经意的时刻,能与未曾谋面的阅读者产生共鸣和联结,已经很欣喜。
回看时,这些带着温度和情绪的诚实书写,已经矗立成生命里永恒的碑石,成为我抵抗遗忘、证明存在的唯一确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今心与禾火,作者:今心与禾火
上一篇:黄金历史性大跌,见顶了吗?
下一篇:今冬会更冷吗?国家气候中心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