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企业家与家乡的“双向奔赴”
福州新区(长乐区)22个项目集中签约
金秋时节,福州新区(长乐区)招商热潮再起,近百亿元项目“用脚投票”,众多域外长乐企业家与家乡“双向奔赴”……21日,福州新区(长乐区)“五全”招商集中签约活动暨“域外长乐”招商座谈会举办,推动区域产业链能级跃升、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为福州新区(长乐区)迈入“十五五”积蓄强劲发展动能。
长乐企业家代表欢聚一堂,共谋家乡发展。通讯员 黄言楦摄
项目签约 积蓄动能
22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超98亿元,令人振奋。
仔细翻阅现场签约项目清单,这些项目涵盖了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先进机械制造、医药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区域优势产业领域,结构上呈现出新、优、绿等特点,反映出区域在产业升级转型上的清晰路径。
随着新区与长乐区“区政融合”步伐加快,智慧民生项目颇受关注。国康创服医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计划在福州新区(长乐区)开展国康创服医养战略合作项目。该项目将打造特色医养中心,树立区域标杆;同时通过建设无陪护病房,释放医护精力。此外,项目还涵盖医疗设备大数据管理、过使用期医疗设备资源再生循环利用以及建设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等多个方面。
引人关注的还有华厦国源控股集团总部项目,作为商会的办公场所和商业中心,该总部大楼将集办公、商务、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以此吸引更多企业返乡投资兴业,共同提升福州新区(长乐区)的商业环境和竞争力。预计未来会为区域经济营收贡献10亿~20亿元,税收贡献5000万~1亿元。
此次签约活动不仅着眼全区社会经济发展,更有众多域外落地项目与长乐乡镇实现“双向奔赴”。文岭镇进一步做强纺织业,将引进文嘉纺织高端智能化纺纱项目;位于文武砂街道的恒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再加码,将设立供应链平台公司,涉及产业链上下游及产品成品市场交易,预计年产值20亿元。
乡贤汇聚 共谋发展
域外长乐人是福州新区(长乐区)发展的宝贵资源,更是坚实的后盾。多年来,一批批吴航儿女带着“敢想、敢闯、敢试、敢冒”的拼搏精神,在外闯出一番天地。当天,来自北京、上海、广西、武汉等地约50位域外长乐企业家代表参会,他们或带着项目,或带着优秀经验,共谋家乡发展。
“我始终铭记自己从‘草根’起步,希望能带着先进技术与经验助力家乡发展。”广西南宁福州商会会长、华鸿水务集团董事长林金华说。作为“草根出,树根回”的域外长乐企业家代表,近年来,林金华将商会人脉、信息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招商成果,推动总投资超36亿元的17个回归项目落地家乡。
福州新区(长乐区)拥有空港、海港、公路港、铁路港、信息港五港,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数字新基建,还有医疗、教育、环境、政策等配套,为企业落地发展提供了先行保障,也为域外长乐企业家返乡投资兴业给足了信心。
“家乡日新月异,从基础建设到产业,从营商环境到城市形象……家乡的稳步发展让我非常自豪。现在正是我们回到家乡实现共赢发展的最佳契机。”福建智算方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峰是数字产业回归代表,他表示,希望通过汇聚资本力量,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在福州新区(长乐区)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生态。
“家乡拥有良好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看中这一优势,企业在滨海新城落地建设了产业园,将致力于打造区域的智慧商业产业集聚平台。”新中冠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吴刘驰说。
全员招商 擘画未来
一批批项目签约落地,发展动能强劲;一位位域外长乐企业家返乡投资兴业,未来可期……振奋人心的成绩背后,是福州新区(长乐区)致力于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
今年7月,“五全”招商行动全面启动以来,福州新区(长乐区)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员招商的决策部署,紧扣“全方位统筹、全流程服务、全链条布局、全周期管理、全要素保障”工作体系,将招商引资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协同攻坚,细化目标任务,压实主体责任,共有83个责任单位、23个牵头部门参与,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次‘五全’招商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力量的再凝聚、行动的再出发。”福州新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是福州新区获批设立十周年。十年来,新区综合实力显著跃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已成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当前,福州新区(长乐区)作为“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城市发展战略的主战场,已迈入“区政合一、融合发展”的新阶段,肩负着区域联动、辐射带动与全域繁荣的时代使命。福州新区(长乐区)积极发挥“十大优势”,全力联通“四个长乐”,全力构建以“全方位统筹、全流程服务、全链条布局、全周期管理、全要素保障”为核心的“五全”招商工作新体系。通过构建这一招商新体系,实现乡镇部门全面动员,域内域外积极响应,发展氛围持续鼓浓,为福州新区(长乐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新跨越新发展。(记者 林榕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