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届任期没能让美国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如今特朗普还想再试试。
20日特朗普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签署了一项价值85亿美元的关键矿产开采协议,号称旨在“对抗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
综合美联社、英国广播公司等媒体披露的消息,这份协议内容包括美澳两国在未来6个月内分别向稀土项目投资10亿美元、在西澳大利亚建设一座年产100吨的先进镓精炼厂,以及通过进出口银行提供约22亿美元的融资等等。
稀土开采和提炼是两码事
在签署协议时,特朗普非常自信地表示,大约一年之后,美国将拥有用不完的关键矿物和稀土。
但事情真像特朗普想得那么简单吗?
必须要承认,特朗普的计划确实手笔很大,澳大利亚也是全球第四大稀土储量国,但要想在短期内撼动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美国依然面临重重障碍。
因为中国对稀土所谓的“垄断”从来不在于矿产资源,而是花费数十年建立的产业链:全球高达85%以上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和80%左右的稀土永磁体产量都集中在中国,这种从开采、分离到材料制造的全产业链优势,短期内极难被复制。
而美国在这一领域早已“自废武功”多年。上世纪80年代,美国曾控制着全球90%的稀土供应,但里根推行的对金融业的放松监管、强势美元等经济政策,加速美国产业链空心化:到1998年美国芒廷帕斯稀土矿的提炼作业基本关停,美国稀土产业链也自此开始断裂。
收购芒廷帕斯矿的MP Materials不止一次说要重建加工厂
诚然,美国现在确实在满世界找矿,并试图重建稀土供应链不假,但迄今为止没有一个项目能成功。
举个例子。特朗普上届任期就曾宣称要领导美国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随即芒廷帕斯稀土矿被一家美国公司收购并于2018年恢复开采。
然而,根据美联社今年4月的报道,自2020年以来,这家美国公司至少投资了近10亿美元,以试图重建稀土加工产业链,成果却寥寥无几,芒廷帕斯开采出来的稀土矿仍需运往中国精炼加工,之后随着特朗普挑起关税战,美国稀土矿的加工渠道也被切断。
2018年全球稀土产量
此外,英国广播公司也指出,20日特朗普签署的稀土开采协议“缺乏具体的细节”,这或许“反映出其中存在的微妙问题”:澳大利亚虽然同意与美国合作开采稀土,但它自身也不具备精炼加工技术,仍需将稀土矿送往中国才能提炼成产品。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高喊要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早在2010年奥巴马就制定过“稀土与关键材料复兴法案”,也曾有日本企业响应奥巴马的号召,在美国建造稀土磁铁工厂,但最终因为美国企业仍选择中国产品,“美国货”卖不出去的日企只能被迫关闭工厂。
这就是当前美国稀土供应链的系统性困境,也是美国制造业的缩影:不是美国人不愿意支持美国货,而是美国货的高成本根本降不下来。
2014年至2017年,美国稀土进口来源,中国占了80%
拿稀土来说,即使不谈技术,美国稀土企业的生产成本也比中国高出50%甚至更多:今年4月中国以稀土管制措施反制特朗普的关税后,美国汽车制造商不得不以15美元的价格,购买一批常规售价不到40美分的微型磁体。
因此,鉴于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成本、技术和大规模生产优势,以及美国的屡战屡败,特朗普所谓的“一年后美国将有用不完的稀土”,更像是一种梦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