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虚拟的数字世界里,“哪吒石矶娘娘5分钟大战做了一年 200T存储匠心打造”这一描述,仿佛是一部史诗级的数字动画作品的幕后故事。这里,“哪吒石矶娘娘5分钟大战”可能是指一段精彩激烈的战斗场景,虽然实际呈现给观众的时间只有短短5分钟,但为了将这一段故事完美地呈现在屏幕上,制作团队投入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这期间,他们不仅需要精心设计角色的动作、表情,还需要构建宏大的背景环境,以及精细的光影效果,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精益求精。
而“200T存储”则表明,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为了保存所有用于制作这部作品的素材,包括但不限于原始模型、动画帧、纹理贴图等,总共使用了高达200太字节(Terabyte, T)的存储空间。这不仅体现了现代数字艺术创作中对于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的巨大需求,也彰显了创作者们对于作品质量的不懈追求和匠心独运。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帧画面背后都蕴含着无数的心血与智慧,使得最终的作品能够触动人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突破100亿元,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破百亿的电影。上海万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参与该片制作的138家动画公司之一,负责了备受观众喜爱的骷髅山“石矶娘娘”5分钟特效全流程。尽管特效公司无法从票房中直接分账,但创始人兼视效总监孙世钰认为,《哪吒2》的成功将吸引更多资本和项目进入行业,未来可能有更多制作方愿意尝试高投入的视效大片,这有助于特效公司在项目迭代中优化自身,促进行业良性循环。
孙世钰透露,万光采用“全deep流程”制作方法,通过深度信息合成山、树、石渣、灰尘、火莲花、核爆、火球、云雾等元素,避免传统遮挡关系流程因遮挡边缘像素导致反复渲染修改。仅哪吒大战石矶娘娘这一场5分钟多的戏份,就消耗了200T的数据存储。他解释说,一个镜头打磨半年在业内很常见,并非特别罕见的情况。
孙世钰表示,《哪吒2》的票房成功对行业有利,会吸引更多的客户来找他们参与其他项目。目前,国内视效公司的规模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例如,新加坡工业光魔的制作人员达到2500人,而欧洲最大的影视后期特效制作公司Double Negative曾拥有1万人的团队规模。相比之下,国内尚无一家公司能够独立完成像《哪吒2》这样4000人制作体量的一半。因此,国内大型电影作品通常需要几十到上百家公司共同合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