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植
在调任华夏银行担任董事长7个月后,杨书剑再度扣动内部改革扳机。
9月底,华夏银行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显示,审议通过了两项议案:一是申请设立华夏银行资金运营中心;二是调整优化总行部分部门组织机构。
10月20日,记者多方了解到,华夏银行此次调整优化总行部分部门组织架构,主要包括将公司业务部更名为“公司金融部”;将贸易金融部与产业数字金融部合并为“交易银行部”;将计划财务部拆分为“财务会计部”与“资产负债管理部”两个一级部门;将数据金融管理部更名为“信息科技管理部”,将数据信息部更名为“数据管理部”;消费者权益保护部调整为一级部门。
记者致电华夏银行相关人士求证,截至发稿时,对方尚未回复。
一位熟悉华夏银行此轮内部组织架构改革的股份制银行华东地区分行对公业务部主管向记者透露,杨书剑调任华夏银行董事长不久,就提出“刀刃向内”的改革要求。因此市场预期杨书剑将采取一系列改革举措,重塑华夏银行的工作作风与企业文化。
从思想风暴到压实责任
杨书剑对华夏银行的“重塑”,先从思想风暴 “入手”。
3月24日,华夏银行以“走出舒适区,开辟新征程”为主题,启动2025年首期“华夏大讲堂”。
杨书剑亲自主持,提出全行既要对标“破立并举、守正创新”的要求,更要直面改革创新难点、转型发展痛点、作风建设堵点。以“走出舒适区”的魄力、“开辟新征程”的担当,紧盯目标、乘势而上,迅速将“破局思维”转化为“破冰行动”。
华夏银行员工将此视为杨书剑着手推动银行员工转变工作作风的强烈信号。
6月杨书剑带队赴石家庄分行调研时,提出强化执纪监督——分行纪委书记要聚焦风险和合规管理,推动监督工作更精准有效;要培育良好的风险文化——健全“早识别、快处置、严问责”机制,提升全员风控意识和能力。
在担任华夏银行董事长后,杨书剑还一面强化绩效考核导向,积极激发员工工作活力与业务发展潜力,一面创建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两大特色”,狠抓“八项指标”,落实“三项政策”同时,持续压实分行管理层的防风险、促发展等责任。
上述股份制银行华东地区分行对公业务部主管告诉记者,在杨书剑上任后,华夏银行基层的工作量明显增加。他时常碰到华夏银行对公业务同行跑遍产业园与商务楼,主动响应企业各类金融服务。因为杨书剑要求业务部门在客户拓展方面出实招、在提质增效方面谋实绩、确保实现全年各项任务目标。
“尤其在华夏银行分行一把手需对经营业绩负总责后,分行业务部门员工开始走出舒适区,对接地方政府部门扩大拓客范畴。”他指出。
亟需解决风控合规短板
杨书剑对华夏银行的“重塑”,亟需先解决业务风控合规短板。
华夏银行此次推进内部组织架构改革,恰巧发生在9月该行接连收到监管罚单之后。
9月5日,华夏银行因“相关贷款、票据、同业业务管理不审慎,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问题被罚8725万元。
9月12日,华夏理财因“投资运作不规范、系统管控不到位、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问题收到1200万元罚单。
市场认为,华夏银行在9月底审议通过新一轮内部组织架构改革方案,除了进一步打破部门壁垒、压缩审批层级、激发业务发展潜力,另一个目的是强化业务风控合规管理。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认为,银行单独设立资金运营中心,主要是基于专业化管理、风险隔离与监管合规的多重考量。
长期负责资金投资管理的股份制银行资金运营中心主管刘曦表示,当前银行资金管理业务涉及资产端投资与负债端成本管理,复杂性极高。尤其是在资产端投资环节,投资决策与交易执行涉及多个场内场外交易市场,一旦风控合规没能及时“跟上”,容易造成业务管理不审慎等问题。
“银行设立专门的资金运营中心,可以推进业务流程制度优化,实现投资决策、交易执行、风控合规的同步审核与时时跟踪,进一步提升资金管理业务的合规能力与风控能力。”他指出。
记者注意到,华夏银行及华夏理财之所以接连收到监管罚单,均存在“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问题。
在银行理财子参与合规工作的严晓辉告诉记者,如今监管部门对业务数据报送的内容范畴相当广泛,银行若不高度关注这项工作并采取有效实施方案,容易出现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问题。
他举例说, 按照监管要求,银行理财产品需做好信息披露的文件至少有40种,有些按天披露、有些按月披露,有些按年披露。在实际操作环节,光靠人工操作,难以完成日益复杂的信息披露及监管数据报送工作。
如今,众多银行设立数据管理部或信息科技管理部,通过AI与云计算等新技术快速采集归纳分析理财产品最新数据,以可视化图表等方式报送给监管部门,从而做好监管数据报送合规工作。
在他看来,华夏银行将数据金融管理部与数据信息部更名为信息科技管理部与数据管理部,除了提升银行内部数据管理与金融科技研发应用水准,另一个目的是引入前沿金融科技与数据管理体系,一方面满足业绩归因分析、业务成效考核等内部管理要求,另一方面妥善做好监管数据报送合规工作。
武泽伟指出,在利率市场化与金融市场波动加大的情况下,集中化、专业化的资金运营管理模式还有助于银行提升投资决策效率与交易执行力,更灵活地捕捉资产配置机会,增强整体收益。
记者注意到,捕捉资产配置机会增强收益,是二季度华夏银行营收业绩有所回升的一大重要支撑。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华夏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55.22亿元,同比降幅较一季度收窄近12个百分点;实现归母净利润114.7亿元,同比下滑7.95%,较一季度收窄超6个百分点。
这背后,是二季度华夏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显著收窄。截至6月末,华夏银行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收窄至1.68亿元,这意味着二季度其贡献逾22亿元的环比正向修复。
华夏银行副行长杨伟对此表示,这得益于该行抓住市场超调窗口,在利率高位增配高收益资产的主动管理行为。
刘曦认为,这令华夏银行意识到提升资金运营业务专业性与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或许是他们申请设立资金运营中心的另一个催化剂。
一旦华夏银行获批设立资金运营中心,将成为第8家设立资金运营中心的股份行。
考验高层统筹协同能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华夏银行这轮内部组织架构调整优化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还取决于银行高层的统筹协同能力。
贸易金融部与产业数字金融部有着各自的数据管理、风控体系、合规要求与业务流程体系,如何有效整合并实现1+1大于2的效果,考验银行高层的资源整合能力;
数据管理部若要提升数据采集分析归纳时效,需要总行高层持续给予足够支持,驱动总行各个业务部门与分支机构积极配合提升数据采集分析时效;
信息科技管理部能否更好服务银行数智化转型战略,通过科技赋能快速解决一线业务各种痛点堵点,需银行高层先构建完善全面的考核激励机制。
在此次内部组织架构调整优化过程,华夏银行将一批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安排在新部门的重要岗位。总行计财部总经理刘越拟任总行首席财务官兼资产负债管理部总经理;大连分行副行长解文砚拟任总行财务会计部副总经理;总行科技开发与运行中心总经理兼数字金融管理部总经理寿弘宇拟任信息科技管理部总经理;总行科技开发与运行中心副总陈刚,拟提任科技开发与运行中心总经理。
但是,这些人事变动与内部改革举措能否助力华夏银行显著提升风控合规水准与激发业务发展潜力,仍需观察。
10月15日,华夏银行召开2025年三季度经营分析会提出,今年前三季度,银行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合规管理新体系落地运行,合规官体系进入实运转;科技支撑能力稳步提升,数据管理价值持续释放,科技创新应用持续深化。在部署年末收官任务方面,会议提出强化风险管理,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持续加强资产质量管控,坚持依法合规经营。
“内部组织架构调整优化,仅仅是解决华夏银行改革创新难点、转型发展痛点与作风建设堵点的具体举措。唯有持续改变工作作风,让员工积极突破自我,在激烈市场竞争赢得主动,才是杨书剑能否成功重塑华夏银行的关键。”刘曦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