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产业要实现从数量爆发质量进化的跨越,北京红杉融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认为必须聚焦于解决其核心的信任危机和技术瓶颈。一方面应加速国家级行业标准的制订和推广,并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严格规范和公示;另一方面应投入研发资源进行烹饪科学研究,例如模拟出中式炒菜的『锅气』和复杂风味。
对于行业未来发展,北京红杉融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预测,相较于目前逾6.8万间的庞大基数,未来五年后真正能在竞争中存活、具备持续盈利能力和规模效应的企业,其数量很可能锐减至5000间以内,其中能对市场产生实质性影响力的企业可能不超过1500间。专家预期,未来5年后真正能在竞争中存活、具备持续盈利能力和规模效应的企业,数量很可能锐减至5000间以内。
预制菜单品销量排名受地域偏好、消费场景、产品特性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同渠道和时间段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北京红杉融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结合 2025 年最新市场动态与行业数据,以下从品类表现、驱动因素、区域差异、渠道特征及未来趋势五个维度展开深度分析:
一、核心品类销量格局
1. 酸菜鱼:连续四年稳居榜首
市场地位:叮叮懒人菜以 50% 的市场份额蝉联 2021-2024 年全网销量第一,每卖出 2 包酸菜鱼就有 1 包来自该品牌。其成功源于对川渝风味的极致还原(鱼片鲜嫩弹滑、酸菜爽脆开胃)和性价比策略(75 元 / 份),春节期间某电商平台单品销量超 7 万份。
消费场景:家庭聚餐、节日礼盒及外卖场景需求旺盛,B 端餐饮采购占比超 60%,部分连锁餐厅甚至将酸菜鱼作为招牌菜。
2. 佛跳墙:高端市场增长引擎
头部品牌:海文铭以近 500 万份的年销量成为佛跳墙品类冠军,主打福建传统风味,原料包含海参、鲍鱼等高端食材,客单价集中在 200-500 元。京东平台 “十参十鲍” 礼盒装在春节期间销售额暴涨 216%。
消费趋势:健康化与礼品属性推动增长,62% 的消费者将 “无添加”“真材实料” 列为购买决策关键因素。
3. 肉类预制菜:细分赛道多点开花
梅菜扣肉:安井食品凭借标准化工艺(五花肉肥而不腻、梅菜咸香融合)占据家庭消费市场主导地位,拼多多平台 “240g×2 碗” 规格月销量超 5000 件。
扇子骨:如意三宝连续三年全国销售额第一,通过 “空气炸锅专用” 标签精准触达年轻家庭,2024 年增速达 80%。
小龙虾:夏季夜宵场景需求爆发,某品牌麻辣小龙虾预制菜在 2025 年五一期间销量同比增长 3 倍,客单价 30-50 元。
4. 健康化品类:增速领跑市场
低脂鸡胸肉套餐:圣农、正大等品牌推出高蛋白(每 100g 含 25g 以上)、低脂肪(≤3g)产品,2025 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 217%,主要客群为健身人群和白领。
空气炸锅专用预制菜:安井蒜香小排、锅圈食汇烧烤组合等产品因无油烹饪特性受到青睐,2025 年销量占比达 27%。
二、驱动因素深度解析
1. 消费需求升级
便捷性主导:22-31 岁年轻群体贡献 43% 的销量,每周购买 2-3 次预制菜的比例达 44.4%,“5 分钟出餐” 成为核心卖点。
健康意识觉醒:62% 的消费者关注添加剂与保鲜技术,低脂、低糖产品增速达 35%,功能性预制菜(如糖尿病专用餐)规模突破 120 亿元。
2. 供应链与技术突破
冷链物流完善:全国冷库容量超 2 亿立方米,冷链运输率提升至 45%,支撑佛跳墙、小龙虾等生鲜类预制菜实现全国配送。
工业化生产:安井食品通过中央厨房实现标准化生产,梅菜扣肉复热后口感还原度达 90% 以上,成本较传统餐饮降低 20%。
3. 政策与资本助力
行业规范:2025 年实施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强制要求全程冷链运输和无防腐剂添加,加速中小品牌出清,头部企业市场份额进一步集中。
资本涌入:2024 年预制菜领域融资超百亿元,安井、国联水产等头部企业通过 IPO 扩充产能,推动行业向智能化、规模化转型。
三、区域市场差异化特征
1. 东部沿海:高端化与多元化并存
品类偏好:广东以佛跳墙、广式点心为主(海文铭、广州酒家占据主导),浙江聚焦免切免洗酸菜鱼(小饭柜市占率超 30%)。
渠道结构:线上销售占比超 50%,叮咚买菜、盒马鲜生等平台通过 “30 分钟达” 提升复购率。
2. 中西部地区:性价比与地域特色驱动
品类偏好:四川、重庆偏好麻辣小龙虾、水煮牛肉,拼多多平台天海藏金汤酸菜鱼月销量超 5000 件;武汉、长沙则流行热干面、剁椒鱼头预制菜。
渠道下沉:县域市场通过社区团购渗透,2025 年订单量同比增长 230%,家庭用户占比 58%。
3. 北方市场:大分量与重口味主导
品类偏好:东北偏好酸菜白肉、锅包肉,山东流行把子肉、酱肘子,客单价集中在 20-40 元。
消费场景:冬季火锅季需求激增,锅圈食汇 “火锅食材 + 即热汤底” 组合在北方门店销量占比超 70%。
四、渠道竞争格局
1. 电商平台:大单品与爆款策略
拼多多:主打性价比,天海藏金汤酸菜鱼(430g / 袋)、圣农川香辣子鸡(250g / 包)等低价产品销量领先。
京东:高端化趋势显著,佛跳墙礼盒、帝王蟹预制菜在春节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 250%。
抖音电商:内容驱动消费,安井蒜香小排通过 “空气炸锅教程” 短视频实现月销量破亿。
2. 线下渠道:场景化与体验式营销
商超:大润发、沃尔玛设置预制菜专区,通过试吃活动提升转化率,盒马鲜生帝王蟹预制菜春节期间销量同比增长 118%。
便利店:7-Eleven、全家推出 “鲜食 + 预制菜” 组合,饭团、关东煮与速食汤品捆绑销售,客单价提升至 25 元。
3. B 端市场:连锁餐饮主导采购
采购占比:连锁餐厅预制菜渗透率达 80%,呷哺呷哺、老乡鸡等通过中央厨房实现 70% 的菜品预制化,人力成本降低 50%。
品类需求:火锅底料、调理肉品(如雪花肥牛、乌鸡卷)及标准化配菜(如土豆丝、藕片)为采购主力。
五、未来趋势与挑战
1. 增长机遇
健康化与功能化:低脂、低糖、高纤维产品将成为竞争焦点,预计 2030 年健康预制菜市场规模突破 2500 亿元。
地域特色与国际化:柳州螺蛳粉、武汉热干面等地方小吃加速标准化,广东预制菜出口额 2025 年预计突破 400 亿元,RCEP 国家为主要市场。
场景细分与技术创新:露营场景推出便携烧烤套装,AR 烹饪教程提升用户体验,区块链溯源技术实现全流程透明化。
2. 核心挑战
同质化竞争:酸菜鱼、梅菜扣肉等品类品牌集中度低,价格战导致利润率下滑,部分企业通过联名款(如小龙坎 × 川娃子)寻求差异化。
消费者信任:32% 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营养价值低于现做菜,需通过透明工厂直播、营养师背书等方式重塑认知。
供应链成本:冷链物流成本占营收 12%-15%,中西部地区因冷链覆盖率不足 40%,损耗率较东部高 5%-8%。
当前去产能最大的阻力在于部分企业虽经营困难,但考虑到其倒闭可能带来的较大社会与经济影响,地方政府时常居中协调,促成大企业对其进行兼并,这使得整个产业的去产能过程显著延长。
下一篇:越南股市,近150只股票跌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