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如果美国没有稀土,过去就打不赢海湾战争
创始人
2025-10-20 10:45:34
0

最近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一系列动作引发全球关注,从出口管制到技术升级,这个曾经以“白菜价”出口原矿的国家,如今已手握全球稀土产业链的主导权。但很少有人知道,中国稀土产业曾长期陷入“资源贱卖、技术被卡”的困境,甚至不得不高价进口由本国稀土原料加工而成的高端产品。

这场逆袭是如何实现的?中国稀土产业又如何从被动挨打走向战略主动?这一切,都要从一位被称为“中国稀土之父”的科学家说起。

稀土隐形燃料的厉害之处

中国稀土如今手握全球产业链主导权的“王牌”,这张牌的分量,在国际博弈中日益凸显,正如“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院士曾揭示的那样,现代军事装备的核心性能,早已与稀土元素深度绑定。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展现的军事优势,背后就离不开稀土材料的支撑,F-35战斗机的隐形涂层、F-22的发动机叶片、爱国者导弹的制导系统,这些尖端武器的关键部件,都依赖稀土元素才能达到设计性能。

稀土就像是这些军事机器的“隐形燃料”,看似不起眼,却驱动着现代战争的技术极限,一旦供应链断裂,整个军事体系都可能陷入瘫痪。然而,谁能想到,这个如今手握“王牌”的稀土大国,曾长期深陷“捧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尴尬。

作为全球稀土储量第一的国家,中国过去几十年间,却只能将未经深加工的稀土原矿以“白菜价”大量出口,每吨价格甚至远低于同等重量的猪肉。疯狂开采带来的是青山被毁、水源污染的生态之痛,而稀土分离提纯等核心技术却牢牢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他们将原材料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后,再以数十倍的价格卖回中国。这种“资源贱卖、技术被卡”的恶性循环,让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的觉醒

更让人憋屈的是,当时的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将稀土萃取分离提纯技术牢牢攥在手里,对中国实施严密封锁。中国的稀土分离技术长期停滞不前,只能生产纯度较低的混合稀土氧化物,想要获得高纯度单一稀土元素,只能高价从国外进口。

更讽刺的是,那些我们花大价钱买回的深加工产品,追根溯源,原材料竟然来自中国出口的稀土矿。中国稀土产业的困局,终于让人拍案而起。“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院士带着他的北大科研团队,一头扎进了稀土分离提纯这道卡脖子的难关,没有现成技术参考,就从基础理论啃起;缺少精密设备,就用土办法反复试验。

他提出的“串级萃取理论”,为稀土分离技术打开了全新思路。国家也下定决心要打破垄断,投入大量资源支持技术攻关,徐光宪团队的研究得到了全国20多个科研单位的协作支持,一场席卷全国的稀土技术攻坚战就此打响

没有先进设备就用土办法模拟生产线,在简陋的条件下摸索参数,终于研发出一套全新的萃取分离工艺。这套技术不仅分离效率比西方传统方法提高数倍,还大大降低了有机溶剂的消耗和废水排放。曾经需要进口的高纯度稀土,如今中国自己就能批量生产,那些被西方卡脖子的日子,终于迎来了转机。

中国稀土萃取纯度达到惊人的99.99%甚至更高级别,这意味着中国能够批量生产出纯度极高的单一稀土元素,像钕、镝、铽这些制造高端永磁材料必不可少的“工业维生素”,我们自己就能提炼得干干净净。

这个纯度不仅远超许多西方国家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中国在稀土分离提纯这个核心技术领域,彻底打破了西方的垄断。中国稀土产业不再满足于“挖矿石、卖原料”的单一模式,而是从矿山开采起步,一步步向上游勘探技术、中游冶炼分离、下游材料应用延伸。

从内蒙古白云鄂博矿的绿色开采,到江西赣州的稀土冶炼分离基地,再到宁波、厦门的高端永磁材料产业园,形成了覆盖“采掘—冶炼—提纯—材料—应用”的全链条布局。

如今,不仅能批量生产高纯度单一稀土元素,还能制造钕铁硼永磁体、稀土储氢合金等高端功能材料,这些材料直接供应新能源汽车电机、风力发电机、智能手机扬声器等终端产品生产线,整个产业链环环相扣,从源头到末端实现自主可控。

这种从矿山开采到终端应用的全链条优势,成了西方国家短期内难以逾越的“护城河”。美国想要建成这样完整的产业链条至少需要10年以上才能勉强成型,其他西方国家想在短时间内摆脱对中国稀土产业链的依赖,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中国的反制

有了这条全产业链护城河撑腰,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反制能力早已今非昔比。近期实施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本质上是基于国家安全和产业发展的依法许可管理,不是要卡谁的脖子,而是要划清底线,过去那种“中国卖资源、西方赚利润”“我们受污染、他们拿技术”的旧秩序该结束了。

要知道,当年西方对中国稀土技术封锁时,可没讲过什么“自由贸易”,如今中国不过是用同样的规则对等回应。从被动接受别人制定的游戏规则,到主动用法律手段守护产业安全,这既是对过去“资源贱卖、技术被卡”的历史告别,也是在全球产业链竞争中亮明底线:中国稀土不是谁想拿就能拿的“唐僧肉”,想合作就得拿出诚意,想搞技术垄断、资源掠夺那套,行不通了。

启示

中国稀土产业的崛起证明了一个道理:核心技术买不来、求不来,只能靠自己钻研出来。从徐光宪院士攻克萃取分离技术,到全产业链布局的形成,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从追赶到领先的艰辛历程。

如今,稀土不再只是埋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更是支撑高端制造和国防科技的战略王牌。中国的经验表明,只有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权。未来,随着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稀土作为工业维生素的战略价值将更加凸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