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月换两赛道!中塑新材料IPO的“危险游戏”
创始人
2025-10-19 13:48:15
0

瞭望塔财经通过深交所官网了解到,广东中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塑股份“)的创业板IPO申请于9月26日获得受理。这家主营改性工程塑料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拟募集资金约6.45亿元。

瞭望塔财经发现,中塑股份的资本之路可谓一波三折——2023年10月首报创业板,2025年2月突然转道北交所,短短数月后又重返创业板。战略摇摆的背后,公司财务数据呈现出令人困惑的景象。

1、业务隐患:增长背后的合规阴影

瞭望塔财经通过官网了解到,中塑股份成立于2009年,主营业务为改性工程塑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储能、汽车、家居家电等行业。

公司虽被授予“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但其日常运营中屡次触碰环保红线

招股书透露,公司存在未批先建、未验先投的违规行为。这些违规行为并非偶然,而是系统性合规隐患的体现。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公开承认存在搭建临时结构物行为瑕疵。这些临时建筑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公司可能面临责令限期改正及罚款的风险。

中塑股份解释称是“基于货物临时仓储需要”,但这暴露出公司内部管理的粗放性。

2、赛道变换:IPO之路的迷之操作

中塑股份的资本运作路径颇为独特。

2023年10月,公司首次报送上市辅导材料,选择的是深交所创业板。令人不解的是,2025年2月,公司却突然申请将辅导备案板块变更为北交所。

短暂数月后,公司再次调整方向,重返创业板。

对于频繁转换赛道的原因,中塑股份解释为“综合考虑公司发展战略、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和政策等诸多因素”。然而,这种战略上的摇摆不定,不免令人质疑公司管理层的决策稳定性。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2025年3月6日发布的公告中坦言:“公司尚未披露最近一年年度报告,最近2年的财务数据可能存在不满足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条件的风险。”

这一表述引发了市场对公司财务数据稳定性的担忧。

3、财务深析:靓丽业绩背后的隐患

从表面数据看,中塑股份的业绩呈现增长态势。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4.93亿元增长至7亿元,净利润从5191.84万元增长至1亿元。

然而,细究其财务指标,多个隐患值得关注。

根据新浪财经鹰眼预警系统,中塑股份已触发13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公司的营收复合增长率为19.11%,低于30%的成长线

在收入质量方面,公司2024年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比值达28.97%,高于行业均值24.29%。更值得警惕的是,公司收现比持续低于1,显示公司回款能力不佳,营收质量不高。

盈利质量也存疑。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30.63%,高于行业均值的18.38%,但应收账款周转率仅为3.03,低于行业均值的4.11。

这种“高毛利、低回款”的组合,通常意味着公司为了维持高毛利而放松信用政策,背后可能隐藏着激进的销售策略。

4、募资之谜:补流背后的资金渴求

中塑股份本次拟募资约6.45亿元,其中1.0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占募集资金总额的15.96%。

这一比例引发市场关注。通常情况下,拟上市公司会将少量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近16%的比例明显偏高

公司解释称,这是为了“满足业务快速发展对流动资金的需求”。然而,结合其资产结构,这一说法值得推敲。

2024年,中塑股份在建工程较期初增长2890.61%,金额达1.2亿元,甚至超过了公司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的异常激增,可能意味着公司正在积极扩张产能,但也可能存在通过在建工程调节利润的可能。

5、紧急补税:七年零分红背后的税务疑云

在IPO前夕,中塑股份实际控制人完成了一项特别操作:补缴历史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

这一异常举动发生在公司递交招股书的前夕。根据辅导机构披露,公司历史沿革中存在历史股东股权转让未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情况,实际控制人未就该次股权转让履行代扣代缴义务。

耐人寻味的是,与积极补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的分红记录。招股书显示,中塑股份已连续七年未进行现金分红

这种“有钱补税,无钱分红”的矛盾状况,让人不禁质疑公司的资金流向和实控人的财务策略。

6、研发短板:小巨人名不副实

作为一家自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塑股份的研发投入水平,与其科技企业的身份并不相称。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之比仅为3.62%,甚至低于销售费用的4.17%。这种“重销售轻研发”的投入结构,令人质疑其技术成色。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增速已明显放缓。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仅2.93%;盈利5913.60万元,同比增长仅3.04%。

这一增速较2024年30.4%的营收增长大幅下滑,可能意味着公司主营业务面临增长瓶颈。

7、股权集中:家族控制的隐忧

股权结构是观察公司治理风险的重要窗口。

招股书显示,朱怀才、邓莲芳夫妇合计控制公司73.2551%的股份,对公司形成绝对控制。

如此高的股权集中度,使公司面临“实控人不当控制风险”。

招股书也坦承,若实际控制人利用其控股地位,对公司发展战略、生产经营决策、人事安排、关联交易、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实施不当干预,可能对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在瞭望塔财经看来,中塑股份的上市之路并非坦途。创业板审核机构一向关注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内部控制规范性以及信息披露质量

瞭望塔财经认为,面对财务数据背后的疑点、募资补流的迫切以及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中塑股份需要给市场一个更有说服力的解答。

踏足资本市场不仅是一次融资机遇,更是一场对企业综合素质的严峻考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进行研究和分析,但无法保证所有信息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文中的任何数据、观点或结论,均仅供读者参考和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决策依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任何人依据本文内容进行的任何投资操作或决策,所产生的所有风险及后果均应由其自行承担,本账号及作者概不负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