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10月16日电(崔凯)最新数据显示,英国8月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1%,扭转了7月下降0.1%的态势,符合市场预期。在截至8月的三个月内,GDP较前一季度增长0.3%,与第二季度持平。
数据显示,8月经济增长主要由制造业反弹驱动。在7月制造业产出下降1.1%后,8月回升0.7%,13个细分行业中8个实现增长。其中,基础药品及药物制剂制造业增长3%,对整体制造业贡献最大;机械装备、金属和化工行业产出亦有所上升。
相比之下,占英国经济主导地位的服务业连续两个月持平。尽管租赁业务和医疗保健行业有所增长,但批发、娱乐休闲及运输仓储行业均出现下滑。8月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业仅微增0.1%。建筑业当月出现萎缩,商品出口亦呈下降趋势,对欧盟、非欧盟国家及美国的出货量均减少,其中对美出口(含贵金属)减少约7亿英镑。
英国国家统计局指出,除非9月GDP环比下降0.5%或更多,否则第三季度经济将实现扩张。英国央行此前已将三季度增长预期从0.3%上调至0.4%。
然而,经济数据的温和改善难以缓解政策制定者面临的严峻挑战。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正筹备于11月26日公布新预算案,需在修复公共财政与推动经济增长之间寻求平衡。据经济学家估算,当前财政缺口在200亿至300亿英镑之间,市场普遍预期将通过加税填补。政府发言人此前表示,高企的借贷成本和债务水平意味着可用于公共服务的资金将更为有限。
为应对投资不足问题,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三位知情人士称,里夫斯将于下周启动名为“Sterling 20”的计划,联合英国20家最大养老基金,仿效加拿大“枫叶8号”(Maple 8)模式,推动其更便捷地投资本国基础设施与增长项目。参与该计划的养老基金累计管理资产约3万亿英镑,地方政府养老基金预计将于2026年春季加入。
与此同时,英国通胀压力持续高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显示,英国2025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将上涨3.4%,2026年为2.5%,两年累计涨幅达6%,高于所有主要发达经济体,甚至超过受关税影响的美国。IMF将此归因于“受监管价格”如水费和能源账单上涨,并称该高通胀属“暂时性”,预计2026年底将回落至2%目标。但IMF同时预测,2026年英国人均GDP将落后于所有G7成员国。
劳动力市场亦显疲态。截至8月的三个月,ILO失业率由4.7%升至4.8%;截至9月的三个月,职位空缺减少9000个,降至71.7万个。
货币政策方面,英国央行9月维持基准利率在4%不变。不过,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艾伦·泰勒近日警告,英国经济陷入“硬着陆”的风险正在上升。他指出,高借贷成本抑制经济活力,而央行不愿迅速降息,使得“软着陆”可能性降低,更可能出现“颠簸着陆”——即通胀在2026年底跌破2%的同时,经济长期处于疲弱状态。泰勒表示,若数据进一步恶化,“未来走势可能迅速转负”。
市场目前预计英国央行在2025年12月降息的概率约为40%,但已完全定价2026年3月前至少一次降息,并预期2026年底前再降息25个基点。
编辑:王晓伟